美國金融風暴引發通信業拉響颱風警報

時間:2008-10-20 14:18   來源:通信産業報
  面對美國金融風暴對中國通信行業的影響,産業鏈紛紛採取不同措施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並全力尋找過冬良方。

    雖然貝爾斯登與雷曼兄弟已經破産,更多後繼者仍然潛于水底但是肇始於大洋彼岸的金融風暴對中國通信行業的影響卻已開始顯現。

    10月16日,中國電信掌門人王曉初公開表示,考慮到金融風暴引發的信貸危機可能對網路建設的融資産生影響,公司已經調整了融資方式以保證建設計劃順利實施。

    海外上市公司股價暴跌

    金融風暴的發展再一次超出了人們的想像。當伯南克“跪求”而來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最終通過時,資本市場的反應卻是又一輪暴跌。即便是歐盟2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也未能止住資本市場的下跌趨勢。10月16日,道瓊斯指數盤中跌至8220點,創造了五年以來的新低。在新一輪全球股市普跌的情況下,電信行業概莫能外。

    首當其衝的是海外上市的通信製造企業,UT斯達康跌幅超過50%;僑興環球和展訊通信的情況更為慘烈,相對於去年11月的股價,二者跌幅均在80%左右;與去年11月的股價相比,德信無線的跌幅更達到了90%。

    即便是被認為業務幾乎未受影響的運營商一年來市值也嚴重縮水。其中,中國移動自去年10月26日達到154.2港元的高價後,到今年10月14日以76.95港元收盤跌幅超過50%,市值蒸發達1.55萬億港元;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的股價同樣距前期高點下跌超過50%。

    國內A股上市企業的市值蒸發則更為嚴重,中興通訊A股于10月8日、9日兩個交易日連續跌停。對此中興通訊相關人士表示,全球資本市場正處於系統性危機中,個股很難獨善其身。

    投資界一位資深人士對《通信産業報》記者表示,雖然歐美的救市計劃彌補了資金短期流動性上的不足,將暫時緩解市場恐慌。但是,市場人士仍然認為美國尚有上千家的中小金融機構有著破産風險,所以目前觀望情緒濃厚。“在心裏情緒上,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經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破産或者下滑形成了預期。”

    中國移動一位高級經理認為,目前的情況下,全球的機構投資者都在調低股票在資産中的比例,而由於比價不僅發生在行業內,也發生在行業之間,所以在市場整體估值水準下降的情況下,幾乎大多數公司的股價都會下跌,這不是某個公司的問題。

    影響三部曲

    “雖然目前資本市場出現了暴跌,但是我還看不出對運營商和其他通信企業産生了什麼影響。”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維克在接受《通信産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記者對於多家企業的採訪也證明了這一點,以登錄納斯達克的空中網為例,目前其股價已從1月的6.89美元跌至不足3美元,但是空中網CFO孫含暉向記者透露,其所持有的現金攤薄至每股都已經超過3美元,“目前市場上屬於恐慌性拋售,與公司的基本面已經沒有關係。”

    但是,由次貸危機引發的資本市場暴跌僅僅只是所有可能産生的影響的第一步。

    目前所經歷的階段正是第一步的尾聲。隨著上述情況愈演愈烈,華爾街開始遭到毀滅性打擊。由於持有大量不良資産,不少老牌華爾街投資銀行開始陷入危機,其中知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甚至宣佈破産。而華盛頓互惠銀行等商業金融機構也被迫向美國政府求助。但是,由於眾多中資通信機構的市場集中于國內,更因為通信消費屬於必需品,所以在第一階段,除了股價及海外業務較多的企業之外,金融風暴並未對通信行業産生實質性影響。

    隨著金融風暴的進一步蔓延,資本市場會因為持續的下跌而陷入低迷。無論是努力登陸創業板的新興企業還是期望增發股票擴展市場的大型公司,融資的成本都會居高不下。而與此同時,由於市場的不景氣開始蔓延,許多創業公司不可或缺的風險投資企業開始謹小慎微起來。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本季度中國創投市場募資開始大幅回落,與上季度相比新募基金數量減少了一半,募資額下降了83.7%。實際上,從這一階段開始,金融風暴已經開始對通信行業産生實質性的影響,其主要原因在融資渠道的縮窄。

    雖然相比于受到次貸風暴拖累的歐美市場而言,中國銀行業的損失相對較小,且由於已經進入降息通道,貸款成本有所降低。但是,對於眾多通信行業的中小企業而言,缺乏貸款資質與抵押品的它們無疑將很難享受到降息的“福利”,加之資本市場的低迷與VC的日益謹慎,可能會有很多中小企業難以度過此次寒冬。“幾乎可以預見的是大批中小企業的死亡。”周勵謙表示。但是,在他看來資本市場的低迷對於現金流充裕的運營商將影響很小。

    在業內人士看來,更為嚴重的影響可能在於金融危機將會導致整體經濟蕭條,使企業與個人的通信支出減少。因為,投行以及若干金融機構的破産,拋開在政策、經濟環境、心理預期等方面的影響外,對中資公司在經濟利益上的最大的影響則是來源於其作為國內某些中資機構的投資對象不能再帶來收益,其次是其持有的國內公司的相關股票不可避免的將淪為拋售的工具,為這些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起到“抒困救急”的作用。這些情況將影響到中資金融機構的現金流,不可避免的拖累其在國內的業務。

    除此之外,一批具有悠久歷史和名聲顯赫的金融機構如多米諾骨牌般倒下,他們的破産除了給同行造成更大的拖累,也使通信業喪失了不少財力雄厚的大客戶。“金融機構對通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也願意為此支付較高的價格”,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國平説,“銀行和投行破産會對運營商的高端業務造成影響。”雖然其他産業這方面的趨勢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隨著各大企業硬體和軟體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這些企業今後的通信支出無疑將呈縮小趨勢。

    隨著經濟衰退的到來,企業破産和倒閉潮也會隨之出現。如果運營商供應鏈中的一個廠商出現問題,整個供應鏈就面臨斷裂的風險。英國電信(BT)亞太區總裁馬錦星對《通信産業報》記者表示,“對於BT來説,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監控如此複雜的供應鏈,並且把風險降低到最小,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危&機

    金融風暴中的世界如同新興市場一般,無法預測的市場環境意味著風險與機遇並存。“這場危機能考驗運營商平時的運營是否穩健,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對中國電信業更多的是機會。”中興通訊美國公司CEO孫枕戈在接受《通信産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日前表示,公司有意進行海外收購。中國移動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國移動銀行存款達到1222.8億元,同比增長11.4%;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894.4億元,增長13%。

    “此前中國移動一直被分析師詬病的就是其現金存款過於龐大,沒有效率,”朱維克表示。但是在王建宙看來,這已經是中國移動的優勢,因為資金短缺問題已經在海外運營商中顯現。而在風暴的發源地美國,最大的運營商AT&T日前宣佈進行內部重組,將旗下眾多分支重新整合為四大部門,從而增加協同效應。而一些小運營商因為融資困難,已經推遲了原本的建網計劃。歐洲的西班牙電信也宣佈裁員700人,以節約運營成本。

    “抄底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抄底之前我們的企業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光大證券分析師周勵謙表達了對於運營商海外擴張的態度。

    在朱維克看來,國內運營商尚未做好相應的制度性和政策性準備,而且也不具備相應的海外管理能力,現在只能從財務投資角度建議國內運營商“抄底”,“比如20%左右的參股,既可以學習當地的管理經驗,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

    與此相伴的是,這個冬天對於處於3G起點的運營商而言,也是進軍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如同新興市場抄底華爾街一樣,運營商同樣有機會以較低的價格抄底網際網路。

    事實上,中國移動已經吃到了第一隻螃蟹。在中國移動推廣其IM工具飛信時,與騰訊達成協定,實現飛信與QQ的互聯互通。從而將用戶使用飛信的轉移成本降至最低,讓飛信在短時期內超越MSN,躍居行業第二。傳統網際網路領域眾多的強者很可能在這個網際網路的冬天成為運營商進入相關領域的跳板。

    此次金融風暴對於通信行業而言,如同颱風對於沿海,在造成破壞的同時,也能夠疏浚河道、肥沃良田,重要的是需要提前拉響颱風警報,做好準備。

    連結  三大運營商應對金融風暴之道

    中國電信  考慮到金融風暴引發的信貸危機可能對網路建設的融資産生影響,及時調整融資方式,以保證建設計劃順利實施。

    中國移動  積極採取謹慎、著眼于長遠的財務措施,組織總部所有處室經理以上幹部聽取國際金融專家關於當前國際資本市場情況的講解。

    中國聯通  合併過程中拜訪了境內外150多家投資機構,積極溝通説服獨立董事、投資者,認真組織上市公司董事會、股東會履行法定程式。

    現金為王的時代

    當冬天到來時,握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將獲得最大收益。因為,他們不僅僅能夠在其股價低於其應有的價值時,通過回購部分股票獲得更大的控制權,更能夠收購部分對於自身未來發展有所幫助的公司。

    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近日表示,之前分析師都將中國移動巨大的現金儲備作為一種負面因素,但是最近所有分析師的文章都變了,他們將此作為一個很正面的因素。

    中興通訊美國公司CEO孫枕戈認為,對於美國運營商而言,如果是手頭握有大量現金的運營商,會感到很高興,因為競爭對手很可能在危機中倒下,他們目前正在計劃擴展市場、建設網路。如果是負債很高,現金緊張的運營商,就不那麼幸運了,他們的融資難度會加大,其中有一些已經推遲了網路建設的發標。

    因為資本市場的低迷,將不可避免影響到國內外企業的融資,對於經營現金流經常為負的企業,融資的渠道自然受到打壓。高新技術企業對於資本市場的依賴性,不在於其行業,更多的在於其經營模式。在通信行業,硬體設備製造商將不可避免地因為原材料價格和銷售價格的兩端擠壓,面臨經營現金流短缺的局面,形成融資壓力。

    也許華為是個例外,因為長期以來,華為融資的重點不是資本市場,而是不斷出售伴隨著核心技術發展起來的輔助技術和産品。

    基於傳統的投資謹慎與相對平靜的國內市場,眾多中國通信企業在風暴來臨前儲存了足夠的“糧食”。但是,在過冬無憂後,如何用冬天的糧食換取盡可能多的春天的果實則是他們應該思考的問題了。   (舒傑 王冀 楊志傑)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