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臺灣逐漸變冷,但《後宮 甄嬛傳》不斷重播卻在島內引發一股熱潮,並由此産生一個與韓流並列的詞彙——“陸流”。陸流的崛起以及在影視和音樂等領域對臺灣的衝擊,引發島內輿論反思。《旺報》甚至開玩笑説,民進黨“立委”因為大陸與香港電影幾乎囊括所有金馬獎大獎,而要求停辦金馬。看到大陸後宮劇在臺灣爆紅,陸流崛起,不知他們是否也會要求停播大陸劇。
據臺灣《聯合報》5日報道,島內將第五次重播大陸劇《後宮 甄嬛傳》,掀起討論熱潮。受惠最大的是緯來電視臺,該臺當初以每集不到3000美元的價格買下有線電視播映權,但換來近5000萬元新台幣的廣告收益。《旺報》説,新聞媒體上天天有《甄嬛傳》的報道,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討論。藝人説話迷“甄嬛體”,就連劇中補品在中藥行的詢問度都大增。資深影視製作人汪威江認為,大陸北方觀眾喜歡爺們戲,南方看娘們戲,臺灣喜歡婆媽劇,喜歡看故事,這是《甄嬛傳》受歡迎的原因。
《中國時報》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稱,大陸近年來的清宮熱從二月河開始,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歷史小説作家與作品,接著再與影視産業合流,推動出大眾文化浪潮,同時賺個盆滿缽滿。《康熙王朝》是早期登陸臺灣電視臺的大陸歷史劇,當初有人擔心它“水土不服”,卻未料該劇在臺灣大熱,首播時創下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的最高收視率,讓大陸影視行業對臺灣觀眾有了新的認識。此外,《雍正王朝》曾在島內多家電視臺連續6次播出,收視率一直不降反升。而《漢武大帝》、《大秦帝國》、《水滸傳》和《貞觀之治》等大型歷史劇都取得極大反響。島內今年甚至出現這樣的情況:臺視八點檔播《後宮》,中視播《大秦帝國》,就連一向強調本土的民視都播出《新西遊記》,加上《步步驚心》和《後宮 甄嬛傳》等,使得島內戲劇頻道幾乎被大陸劇佔滿。
可以説,從偶像劇、綜藝節目到影視歌明星,臺灣演藝事業曾俘獲大量大陸觀眾,但大陸影視行業近年憑著大型歷史連續劇成功“反攻”,並因此在島內形成一個新的稱謂——陸流。
陸流的迅速崛起引發島內集體反思。今年7月,臺灣“文化部”曾舉辦“文化國是論壇”,主題為“韓流、陸流、華流、臺流——如何建立臺灣的影視音國際網路?”文字工作者王幹任5日撰文分析稱,大陸歷史劇熱賣,除了電視製作圈肯砸錢外,相當關鍵的因素在於大陸有好的大眾文藝創作人才崛起,成為文創産業的火車頭。而臺灣空有許多不錯的大眾文學作家,卻在思想上有著極大的盲點,誤認為只有高雅文藝創作才適合改編成戲劇或電影。因此除了眾人熟悉的九把刀外,其他人的創作很少有機會被改編成戲劇。文章還提到,當大家都覺得臺灣某個産業環境不好,身為專業人士是留下來和這個社會一起打拼,還是選擇離開,直接投入一個遼闊市場賺取好處,“這樣的人數多寡將會進一步決定這個産業的未來興衰”。
《旺報》説,臺灣從楊佩佩、瓊瑤以後很少再拍出精製古裝大戲,讓大陸趁機崛起,其一貫的大氣風格以及注重細節都備受好評,像《甄嬛傳》這樣的精緻戲劇將越來越多,“臺灣不思考怎麼突破,立委反而要自限,別説電影慘敗,現在尚稱榮景的電視圈,也將被陸流卡位”。
這股擔憂的思潮從影視蔓延到音樂界。《中國時報》直言,“流行音樂是臺灣文創戰場的最後一道防線,萬萬不可失守”。文章説,臺灣流行音樂長期在華人市場位居翹楚,從鄧麗君到周傑倫寫下輝煌篇章。官方統計顯示,在大陸KTV點唱歌曲中,每10首就有7首是臺灣創作,但“過小的臺灣母體市場,確是各種産業的罩門”。文章稱,以《中國好聲音》來説,收視人口估計達到2億,評審費2000萬元人民幣,“面對對岸財大氣粗的文化大軍,臺灣的困境與挑戰不言而喻……在兩岸文化角力中,當臺灣逐步失去影視、出版等優勢後,是否還要失去全球華語音樂創作中心這塊最堅實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