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影視交流面臨新春天:合拍影視劇 如何更合拍

時間:2012-01-12 08:4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就想賴著你》海報

  1月6日,在臺灣和香港創下票房紀錄的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在大陸院線上映。《那些年》的登陸,釋放了一個信號:兩岸影視交流合作將面臨新的春天。

  春去春又回?

  從1987年臺灣攝製組在大陸拍攝專題片《八千里路雲和月》算起,兩岸影視文化交流合作已走過20多年的歷程。

  我們耳熟能詳的《梅花三弄》、《還珠格格》、《戲説乾隆》這幾部劇,都是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合拍劇的代表。那時,大陸電視劇市場發展相對緩慢,所以兩岸合拍劇多以臺灣公司為主導。臺灣電視人帶來了先進的電視劇製作理念、雄厚的製作資本及包裝良好的演員,為兩岸合拍劇市場創造了繁榮的春天。

  但是,兩岸合拍劇的熱潮,在2000年後一度陷入低谷。一方面是臺灣黃金檔戲劇市場萎縮,而大陸影視製作水準不斷升級;另一方面是大陸方面一度推出關於限制合拍劇的政策,使大陸電視劇製作公司對臺灣市場興趣大減。

  直到2007年以後,兩岸合拍劇相關法規陸續鬆綁,才使得兩岸合拍劇市場開始了新的春天,其中,偶像劇成為合作寵兒,《就想賴著你》、《泡沫之夏》等兩岸合拍偶像劇都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但是也有不成功的例子,兩岸合拍時裝劇《熊貓人》在大陸收視慘澹,網友恨稱劇中“腦殘”角色太多,忽悠大陸觀眾。

  2011年下半年,兩岸合拍動畫劇《孫中山》、兩岸合拍電視劇《媽祖》都相繼開工,兩岸合拍劇涉及題材在一步步擴大。

  利潤下的糾結

  儘管兩岸合拍劇的新春天在一步步走近,但對於兩岸合拍業者來説,合拍還是不合拍,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

  合拍,限制多。大陸針對兩岸合拍劇的相關法規規定,如兩岸演員的比例、主角配角的安排,兩岸取景的份額等,在限制著合拍劇劇本的創作及劇情的發展。“主創人員、主要演員及技術人員中,臺灣地區人員應超過三分之一,大陸地區人員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其中大陸演員不得同時擔任合拍劇男女主角,當男女主角人數超過2人時,不在此限,但大陸演員擔任主角的人數不得超過總人數的二分之一等。為了符合這些限制,劇本的創作難免生硬。”臺灣業者表示。

  若不合拍,不少臺灣電視劇沒法上黃金檔,戲拍得再好,很多劇只能通過網路傳播到大陸,眼睜睜看著網路視頻盜版猖獗,利潤為別人所奪。

  臺灣“偶像劇之母”柴智屏説到一個現象,“臺灣偶像劇輸出大陸‘無門’,大陸自製偶像劇‘難銷’臺灣。”但柴智屏也表示,兩岸合拍偶像劇又擁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大陸的經濟在往上走,在收視族群上,偶像劇勢必慢慢成為主流。在講述時尚和愛情上,大陸有市場,臺灣有經驗,如果兩岸合拍劇的相關法規更加放寬,兩岸一定會掀起偶像劇合拍熱。”

  新政助推合拍

  “選擇合拍對導演來説,有利於獲得更多投資,將格局做大。從製作成本上來説,目前臺灣電視劇每集造價約為22萬元人民幣,大陸每集的投入相當於臺灣的2到3倍,為44萬到65萬元人民幣,且光是各省首播和重播就足以回收,利潤相當可觀。”曾執導過《命中註定我愛你》的臺灣導演陳銘章,近年來頻繁與大陸電視臺合作,執導東方衛視《杜拉拉升職記》等劇。他表示,相比大陸廣闊的市場、高額的預算,臺灣在資金、市場和演員方面處於弱勢,但正是這種“弱勢”,激發了島內各大影視製作機構對大陸市場躍躍欲試的情緒。

  利潤的吸引無疑讓合拍劇生命力旺盛,其實兩岸合拍劇的“利好”不僅局限於此,它有利於演員在對岸的知名度提升。而且,合拍劇通常在兩岸多地取景,運用專業鏡頭展現出來的風景更加美麗迷人,也更能吸引遊客,促進兩岸旅遊經濟共同發展。

  2011年底,兩岸合拍劇業者等到了一個好消息。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積極鼓勵兩岸影視製作機構參與合拍劇製作,廣電主管部門承諾加快合拍劇審批速度,央視將開闢固定時段,定期播出兩岸合拍劇,搭建兩岸合拍劇播出平臺。

  大陸廣電總局審批合拍劇從過去的兩個月左右縮短到如今1個月甚至半個月就會有審批結果。柴智屏表示,新政策的出臺,節省了審批時間,不僅不會錯過一些好演員的檔期,而且對於雙方資金的回收非常有利。

  臺灣業者表示,新的政策可以讓兩岸合拍劇成為常態。春去春又回,兩岸合拍劇的未來將展現勃勃生機。(記者 徐蕾)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