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大會文字實錄

時間:2011-10-09 14:41   來源:台灣網

  [賈慶林]:現在請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林軍同志發言。[10:09]

  [林軍]: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我謹代表各人民團體,向領導辛亥革命的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向為推翻帝制、創建共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表示深切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10:10]

  [林軍]:100年前爆發的辛亥革命,終結了在中國綿延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廣泛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極大喚醒了民眾覺悟,有力推動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百年歲月,世事滄桑。今天,我們重溫辛亥革命的光輝歷史,回顧中華民族的百年發展歷程,對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共同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0:10]

  [林軍]:回顧辛亥革命百年曆史,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辛亥革命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水深火熱的處境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革,資産階級政黨和其他政治派別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正確方向。90年來,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後繼、頑強奮鬥,徹底改變了中國積貧積弱的面貌,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歷史任務,並且不斷奪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勝利。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今天,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就是要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自覺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奮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0:11]

  [林軍]:回顧辛亥革命百年曆史,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神聖使命。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於國家統一。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辛亥革命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今天,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就是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促進兩岸協商,加強交流合作,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努力使兩岸同胞的感情更加融洽、合作更加深化,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不斷推進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為早日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新的歷史貢獻。[10:12]

  [林軍]:回顧辛亥革命百年曆史,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引導廣大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中國共産黨周圍是各人民團體的重要職責。孫中山先生在推進辛亥革命的過程中號召“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中國共産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黨所領導的各人民團體肩負著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任務,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今天,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就必須認真履行人民團體的各項職能,深入細緻地做好群眾工作,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自所聯繫群眾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把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鞏固發展全體人民各得其所、各盡所能而又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10:13]

  [林軍]:回顧辛亥革命百年曆史,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愛國主義是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的強大精神力量。辛亥革命中,海外僑胞參與創建革命團體,積極宣傳革命思想,大力捐助革命運動,奮勇參加革命起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孫中山先生曾多次讚譽“華僑乃革命之母”。100年來,海外僑胞切身體驗到祖國的興衰給他們帶來的榮辱,深刻感受到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緊密相聯,他們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每當國家有難、民族危亡時,他們都義無反顧、挺身而出,慷慨解囊、傾力相助,為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天,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就是要在愛國主義偉大旗幟下,積極促進海內外同胞的大團結,進一步密切同廣大海外僑胞的聯繫,更加關心海外僑胞的生存與發展,切實維護海外僑胞的正當權益、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引導廣大海外僑胞不斷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進一步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為振興中華而共同奮鬥。[10:14]

  [林軍]:同志們、朋友們!當前,國家“十二五”規劃已經開始實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正在變為現實。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進一步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10:15]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