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洗臉刷牙,穿衣疊被;早讀後,吃雞蛋配粥的早餐,在鋪有塑膠跑道的操場上早鍛鍊;每天能吃至少一頓肉,晚自習到八點半,睡前在宿舍聽幾個晚安故事。
三年前,這樣看似平淡的生活對五年級小學生周家寶來説還是奢望。他所在的重慶市綦江區三會小學430多名學生中,有170多名像他一樣住校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留守兒童”。
從2010年起,重慶市教委攜手臺灣頂新集團下屬的頂新公益基金會,在當地30個區縣推廣實驗農村留守兒童“4+1”教育模式,從身心各方面為留守兒童送去溫暖。近日,記者隨同臺灣頂新公益基金會人員,走進重慶綦江區永新鎮,對這裡的留守兒童們進行了家訪。
劉芝澤的父母外出打工,才一年級的他已經會幫奶奶種菜;六年級的胡興平和姐姐都是孤兒,由姑媽拉扯長大,家裏全靠姑父外出打工;周家寶的母親早年離家出走,父親外出打工,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個留守兒童的背後,都有著一段與年齡不相稱的心酸故事。
然而,在談到自己“想當周傑倫一樣的歌星”夢想時,周家寶的眼睛發亮了;在接到頂新公益基金會的零食禮物,劉芝澤首先要給奶奶嘗……在頂新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淑禎看來,敢於夢想、懂得感恩,都是積極的變化。
周淑禎在過去三年的家庭探訪關懷活動中,帶領600多人次,走訪了重慶800多戶留守兒童家庭。她帶去的不僅是鞋、文具、食品等慰問物資,還有“愛的抱抱”、溫情的問候,這正是“4+1”模式提倡的重要環節。
所謂“4+1”,是指從思想品德、心理情感、行為養成、人格品質四方面入手,並保證孩子們的營養與健康的教育模式。
頂新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滕鴻年説,基金會已斥資2300萬元人民幣投入這項公益事業,為31所中小學修建浴室、廁所、操場、電腦室、免費親情電話室,為留守兒童提供被褥、校服、鞋和衛生用品,每年發放冬令慰問物資。
“建一棟大樓這樣的硬體投入容易,難的是‘看不見、成效慢’的軟體——心靈成長大樓,”滕鴻年對記者説,基金會主張“見苦知扶”,但扶起來後路還是要靠自己走。因此更多把錢花在“看不見的地方”,注重留守兒童的心靈建設和人格養成。
在三會小學的免費親情電話室裏,一張張表格記錄著學生給家裏打電話的內容概要。“爸爸、媽媽,過年你們回來嗎?”“奶奶最近身體好不好”……
孩子們最期待的,還有每月一次的集體生日。重慶墊江縣鶴遊鎮鶴遊小學學生黎烜在作文裏寫到:那天,我第一次像電視裏一樣許願、吹蠟燭;第一次吃到了想像中的生日蛋糕,第一次收到生日禮物;第一次得到那麼多人的祝福。我的眼淚都笑出來好幾次,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和快樂,我感覺自己就是被愛包裹著的孩子……
目前,留守兒童教育的標準化實施流程已經編到了第四版,並在不斷修訂中。三會小學更開始試點“6+1”的模式,增加了藝術特長髮展、勞動與技術特長培養兩方面內容。
在三會小學的展覽室中,記者看到樹根、鵝卵石、竹子、藤蔓等,化身為漂亮的手工藝品。三會小學校長黃利忠説,去年在重慶市舉行的一次展覽中,學生和老師們合作的根雕作品有的還當場拍賣出上千元。
黃利忠説,學生們從這些“潤物細無聲”的培養中,變得敢於、善於同人溝通,變得多才多藝,變得學會感恩,學會體貼、關心他人。
滕鴻年希望,重慶留守兒童培養方案能夠吸引更多力量參與,探索出一條可以在大陸更多地方複製、推廣的公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