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去過臺灣的大陸人印象中,臺灣因具有神秘感,所以令其神往。大陸游客赴臺前,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想像中的臺灣,當他們赴臺後,或許與之前的想像有區別,真實的臺灣給他們更真切的感受。
談文化:
臺灣有很強的人文關懷
2008年11月,56歲的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辦公室主任尤先生,隨協會去臺灣參加臺北電視節。他在臺灣待了6、7天時間,因為有公務活動,所以去的地方很少,就在臺北市周邊轉了轉,也到慈湖蔣介石陵園去了。他説,“臺北故宮和慈湖都比較喜歡。”
尤先生深有體會地説,臺北故宮有一種神秘感,相比北京故宮是另外一種建築風格,讓人摸不著頭腦,裏邊兒黑乎乎的,搞不清楚哪是哪。他覺得還是北京故宮好,北京故宮首先是歷史的文物,而臺北故宮是現代的,“咱們離他太遠了,隔絕了那麼多年,也無法了解那麼多細節,在大黑屋裏來回轉,搞不清楚,覺得有點乏味。”
香港浸會大學內地籍女博士生楊薛薈到臺灣後,也去看了臺北故宮。她説,“臺北故宮主要看藏品,人很多,但是有很多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週到的服務,裏面有wifi、有指引、能免費存包。臺北故宮票價非常便宜,學生半價就更便宜了,而且票是一天多次出入都有效。因為其實臺北故宮就是個展廳,裏面都是寶貝,不是看建築的地方。”
在北京從事出版業的文西女士今年5月1日至10日第一次去臺灣。文西説,當時臺北故宮的幾個展覽,有明清傢具展,還有常設的展覽,裏面有各個年代的瓷器,臺北故宮文物最有名的是“翠玉白菜”。
文西説,“去臺北故宮之前一定要做功課,沒做功課只能走馬觀花。在那邊看到很多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拿著書拿著筆電,在那一邊記一邊翻書一邊看,人家明顯是來做功課的。”
北京女孩Stoney(網名)首先去的是臺北。她説,地標性的地方都去了,像臺北101大廈、忠孝東路、淡水碼頭、誠品書店等。然後去了九份,是吳念真的故鄉——現在是一個小山城,原先是一個鎮子。後來去了墾丁,玩了幾天,最後一站是花蓮。
中新網記者問為何選擇這些地方?Stoney説,最主要原因是看了些攻略,這幾個地方比較典型,個人游去的人比較多,四個地方都不大一樣,各有各的風格。她都挺喜歡的,但相較之下最喜歡的是臺北和墾丁。
Stoney認為,所有臺灣城市文化都濃縮到了臺北,在那兒你想吃什麼、看什麼都可以去,而且臺北是一個人文關懷比較強的城市,大家都很謙虛禮貌,城市設施都很好,比如地鐵站、換乘也好、車廂設計,都非常方便。“喜歡臺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我在書裏、影視劇裏看到的地方都可以去一下。” Stoney興奮地説。
她喜歡墾丁的原因也很簡單,就兩個字“漂亮”。她説,墾丁真的很漂亮,主要是海,周邊的沙灘、海洋館都非常漂亮,這也是有區別於其他海島的很臺灣本土化的感覺。墾丁原本是個鎮子,尤其是《海角七號》等電影拍完之後,那地方就更有名了。
她向中新網記者説道,去了臺灣後,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她之前對臺灣的想像。她説,當然到了實地之後,還是跟想像有一些細微差別,但是基本上是印證了。
Stoney舉例説,以前聽過《忠孝東路走九遍》,當你要真到忠孝東路後,你的感覺跟歌裏所唱的是不一樣的。還有去女巫店,因為印象中的女巫店是個LIVE House,是個唱歌的地方,但是去那之後才發現比想像中的要小,也比較難找。女巫店其實是一個很搖滾的地方,吃的、喝的都用很血腥色情的名字,還是跟想像不大一樣。
説氣質:
感受臺灣的從容與友善
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的許晨龍還在香港時,曾經和朋友們以個人遊的方式去臺灣。他説,“一座城市的氣質和性格就是當地人的氣質和性格,這麼説來,臺灣就是一座從容,友善的城市。”
許晨龍和朋友們每到一處地方,就四處收集明信片和郵票。據他介紹,記得在花蓮一家文具店問老闆娘有沒有明信片賣,她知道他們是大陸人,特意翻箱倒櫃找出幾張幾十年前很珍貴的明信片,然後送給他們,離開之前還讓他們留下電話,交代如果她找到新的會給他們打電話。
當許晨龍和朋友們離開店舖後,走到幾百米外的地方坐下吃甜品,沒過多長時間,他們就見老闆娘踏著拖鞋啪啪地跑過來,説找到了幾張新的,趕緊跑過來送給他們,一分錢也沒要。
還有一次,許晨龍的相機電池充電器丟在了住的地方,相機馬上就快沒電了,他就走進一家相機維修點,店裏只有一套自用的配套充電器,但後來老闆還是説可以幫他相機充電。他們出了門坐在外邊吃水果撈,等了一個小時後,老闆就把充電器送了出來給他。“其實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讓人感覺很溫暖。”許晨龍説。
許晨龍對中新網記者説,臺灣旅遊景點也處處體現出細節的用心,在臺北故宮可以幾個人免費預約導遊講解,每人佩戴一個耳麥,講解員即使離得有一段距離,也可以通過無線收聽到實時講解,還不會影響到別人,考慮得非常週到。
如果是學生在臺北旅遊的話,許晨龍建議最好住在臺北的青旅,上hostelworld預訂很方便,在其他城市的話,可以考慮民宿。許晨龍説,他們在宜蘭的民宿非常好,女主人把家裏收拾得特別溫馨。當地吃飯不方便,老闆還會開車把他們送到當地餐廳,第二天臨走時,還特意為他們準備極其豐盛的早餐,感覺比住酒店強多了。
在採訪中,楊薛薈興奮地向中新網記者説到,“我特別喜歡臺灣,臺灣人太友善了。”楊薛薈感覺臺北就像是大陸的省會城市,沒有北京、上海發達,城市建設比較老舊,土土地的,但是城市很乾淨。那裏的人們非常講禮貌,遵守交通規則,地鐵裏也沒人吃東西喝水,非常自覺。
楊薛薈還説,她在臺北是以前在北京認識的臺北朋友接待的,其實都不是很熟,但他非常熱情。“有熟人的話,那旅行就好多了,可是帶著你到處玩還送你禮物,感覺他真的很大方、友善,不辭勞苦。”
慢生活:
積極和認真的生活態度
武漢一所大學的大二女生胡楊去過臺灣之後,感覺很棒。胡楊説,知名的景點雖不錯,但是一些小景點更迷人,“臺灣很多山,你會看到雲像海浪一般越過山頭,還有點綴在各個地方的寺廟,會讓你看到他們的信仰。”
胡楊説,當你站在臺北101大樓上面,可以看到整個臺北,有一種繁華又親切的感覺。她在臺灣,也看過了少數民族的表演,他們將自己對本民族的熱愛融入了表演,想讓大家看到家鄉的特色,而觀賞表演的人能充分感受到他們的感情。
臺灣人很好客,也很大方,這是胡楊在臺灣最大的感受。她説,“我們的導遊總是請我們吃一些特色小吃,雖然不貴,但也讓大家在雨天都能很開心。在臺灣買東西真的是件很舒心的事,雖然花了錢是該心痛的。”
胡楊在一家臺灣伴手禮店裏買了很多賣鳳梨酥、牛軋糖之類的東西,店家會用箱子打包好直接送到酒店。因為綠豆糕是現做的,必須冷藏,並且保質期只有很短幾天,所以他們不管客人買幾盒,都會放在一個泡沫箱子裏,放上一包特質的冷藏包。
對於“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觀點,胡楊認為,“不完全吧!臺灣美好的事物也很多,不止是人。最美的應該是他們對待生活的積極和認真的態度。”
臺資企業職工趙偉因公赴臺遊,在臺灣待過很長時間。他個人感覺到,臺灣北部的人生活節湊比較快,臺灣南部的生活節奏會比較慢,這可能跟臺灣的經濟發展有關係。
趙偉説,臺灣北部比較工業化、商業化,自然整個生活節奏會比較快,而南部就偏向於農業化,鄉土氣息比較濃厚,不過或許是因為在大陸這種快節奏的地方生活久了,到了南部反而有一種比較舒適留戀的感覺。
對於臺灣的慢生活,在事業單位工作的Frank(網名)説,如果旅遊的話,應該感受不到生活方式快慢,只有在那裏生活才能感受的到。不過,在臺灣旅遊的時候,確實感覺那邊人對待別人都很客氣,整體人文環境也很溫暖、愉快。
至於大陸游客赴臺遊是否擠壓臺灣民眾生活空間?穆建成(公務人員,2012年跟團去臺灣旅遊)認為,事物的影響本來就有雙面性,旅遊推動了當地的經濟,也會遇到一些問題,但主流決定了事物發展方向。
他説,其實不只在臺灣,就算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陸城市,還有些人看不起外地人呢!
對此,趙偉也認為,在臺灣的旅遊景點周邊,會有一些被擠壓生活空間的現象,但習慣就好。當然,擱在誰身上,都難免抱怨一下,畢竟生活習慣被影響到了,大陸人也應該理解。(郭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