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7日刊載投稿文章指出,兩岸隔絕和爭鬥多年,存在的問題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但是只要心存善意、關懷、尊重、包容,中華民族的智慧絕對可以超越現有的相關限制,並化解彼此的疑慮,找出一條涉外事務的“共同參與”道路。
文章摘編如下:
1月11日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由兩岸退休“大使”為主要參與者的“夏合研討會”。共有兩岸重量級的“大使”與學者近30名,就國際、亞太、兩岸涉外事務交換意見。這是兩岸60多年來第一次外事人員歷史性會面,在兩岸關係的發展史上自然是歷史性的重要一頁。
棄墨守舊規 應創新思考
“方夏文化交流協會”為一群由大陸退休外事官員與相關學者所組成的團體。他們雖已非公職,但是對大陸處理臺灣“參與國際活動”事應有深入經驗與了解。
大陸與會者期待兩岸在涉外事務上能夠有一些共識,包括: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兩岸的“國際參與”不應形成“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並認為“九二共識”是兩岸互動一個很好的基礎。第二、透過協商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兩岸不宜在涉外事務上單打獨鬥,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談,如此可以避免兩岸的內耗。第三、有關兩岸涉外事務的處理應該依照“尊重現狀、個案處理、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等原則。第四、涉外事務與兩岸關係發展無法分開單獨處理,並認為兩岸應該自行協商解決涉外事務問題,不要透過外面力量來處理。
以共同智慧 啟歷史新頁
臺灣方面的與會者此行並不代表臺灣當局,亦有各人不同的見解。包括:第一、程建人表示,“國際空間”是臺灣民眾普遍關心的事,在思考兩岸“國際參與”問題時,兩岸不要再墨守舊規,而應以創新的概念或模式來思考,如此才能夠讓兩岸從目前的和平走向統合。第二、“共同”應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核心詞,兩岸統合學會即主張以積極的“國際共同參與”一詞來補充“國際空間”用語的不足,其意義也在於兩岸應該尋求在國際間的“共同出現”以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
兩岸鬥爭已經60餘年,問題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與會者均認為“夏合會”是一個好的起步,以後會繼續在各地舉辦,成為一制度性的溝通管道。相信只要心存善意、關懷、尊重、包容,中華民族的智慧絕對可以超越現有的相關限制,並化解彼此的疑慮,找出一條“國際共同參與”的道路。(作者張亞中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