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璐:中華文化是兩岸“金剛不壞”的紐帶

時間:2011-01-28 15: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峽兩岸之間最重要的、金剛不壞的紐帶,是我們共同享有的中華文化。通過不斷的交流和研討,我們可以把這根紐帶扭得更緊。

  孔子是中華文化的象徵,他的偉大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為所有中華兒女共同享有的精神遺産;保存並弘揚以儒家學説為主幹的中華文化,是包括兩岸人民在內的所有中華子孫的天職。

  中華文化的智慧體現在哪些地方?就體現和滲透在處理人和人(包括個人與社會、群體與群體、國家與國家)的關係、人和天(亦即自然與環境)的關係、現實和未來的關係以及個人的身與心的關係方面。貫穿在這四大關係中的是中華文化中的哲學理念,就是“天人合一”,是“陰陽和合”,是“和而不同”。中華文化最早樹立了以人為本的道德理念,因為我們的先民從歷史中,從大自然中,從現實生活中,正確地總結了人類社會應有的正常關係,即:無數個體是社會和國家的基礎,個人的道德修養關乎社會的穩定和進步,於是形成了由己以達天下的“修—齊—治—平”道德之路。在中華文化極為豐富的內涵基礎上,在治國和平天下方面又形成了“王道”思想。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稱中國五千年來為“超穩定”的社會,但是他卻沒有注意到造成穩定的眾多原因中的這一條。

  當今世界的形勢頗為類似中國的戰國時代,群雄並爭,吞噬資源,毀壞環境,弱肉強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對人霸,國對國霸,人類對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歸根結蒂是極力高懸一個“利”字,無限容忍一個“貪”字。這種霸道的世界絕對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而解決之道,除了對於霸道給予必要的抗爭、阻遏,還需從長遠、從根本處尋求出路,要在整個社會對利的貪求和對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間求得相對的平衡。正是在這點上,中華民族可以做出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中華文化有著獨特的智慧和豐富的經驗來平衡身與心、物與魂、己與他的關係。這智慧和經驗,對於個人來説就是對德的崇尚和終生的追求;對於社會、國家和天下來説,就是“王道”。

  “王道”的提法,首先見於《尚書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此時“王道”所指,還是具體的周先王治理天下之道。到了《孟子》説“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這時的王道,則指的是為王之道。至於把“王道”作為一種理想政治的專稱,與“霸道”相對,恐怕還是漢儒的功勞。“王道”所指雖然有此變遷,但是其共同點則都是強調對內以德(仁、義)治國,對外則“修文德以來之”,視四海為一家。“王道”,即意味著包容、平等、友愛、融合,意味著以人類共同的幸福為終極目標,這正是當今世界和許多國家所欠缺的。我們願意和臺灣朋友一道,開展這一論題的研究,並努力把“王道”思想的精華介紹給全世界。(許嘉璐 作者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長)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