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尊“玉二媽” 閩南教師著書寫“傳奇”

時間:2011-09-28 10: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東山9月27日電 (謝漢傑) 這個金秋時節,是現年64歲的退休老教師沈舜友收穫的季節。花了他5年心血創作的30萬字《玉二媽陳懷玉傳奇》一書,最近由北京中國炎黃文化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部採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東山歌冊”形式,傳承“閩臺玉二媽信仰民俗”的作品。得悉該書出版的消息,臺灣國際獅子會地區負責人陳秀卿、嘉義市天后宮董事長蕭鎮煌(蕭萬長堂弟)等致電沈舜友表示祝賀。

  “‘玉二媽’傳奇故事涉及到海峽兩岸歷史的厚重!”沈舜友對記者説,確定選擇以海峽兩岸同胞共敬同尊的“玉二媽”傳奇故事作為創作題材,就是要使作品能成為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精神紐帶和寄託。

  位於福建東山縣康美鎮銅砵村的凈山名院,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供奉著陳懷玉的神像,在當地被尊稱為“媽祖廟”。陳懷玉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次女。據府、縣誌記載和民間傳説,陳懷玉曾助父親陳元光平亂,屢建奇功,在一次戰鬥中不幸身中敵箭陣亡。閩南百姓為紀念她,特地建造“媽祖廟”祭之。

  由於年代久遠,有關這段歷史的許多細節已被埋沒。為寫好這本書,沈舜友四處奔波,蒐集、研究許多不常見的閩臺有關史料,調查考證省內外30多座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威惠廟,訪問前來銅砵“媽祖廟”朝聖的臺灣有關宮宙董事長、信眾200多人次,記滿了30多本筆電。

  銅砵凈山名院是臺灣所有“媽祖廟”的香緣祖廟,“閩臺玉二媽信仰民俗”也被福建官方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沈舜友説,1661年,銅砵村30多名子弟把陳懷玉神像請上船,隨鄭成功軍隊徵臺,從此香火傳播臺灣。神像隨軍去臺後,銅砵人又重塑一尊神像安位祭祀。臺灣收復後,銅砵村子弟兵恭奉神像返鄉,結果廟裏就有了兩尊神像,返鄉的金身被稱為“玉大媽”,重塑的金身被稱為“玉二媽”。

  經過半年多的材料收集,又經過3年多的創作,一部22卷共30萬字、一萬行七言詩句的東山歌冊《玉二媽陳懷玉傳奇》于2011年初脫稿。期間,沈舜友傾聽臺胞建議,多次修改完善書稿。

  翻開書,只見全文“七言成句,句句成詩,以閩南語吟唱,唱之如鄉歌”。沈舜友説,寫歌冊與寫其他文章對比,更為困難。其形式主要是七字一句,四句一韻,一二四句尾音是平聲,第三句的尾字是仄聲,寫時要考慮這些規則,花費的心思就多;而且要通俗,易唱、易讀,瑯瑯上口,“片片和韻、讀之如歌”。

  “歌冊姓‘歌’,你不這樣寫就不是歌冊了!”從小耳濡目染東山歌冊的沈舜友説,“東山歌冊”流傳閩南、臺灣、港澳及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2006年8月也被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他願為傳承與弘揚“國保”盡力。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