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8月18日電 (記者 孫賢迅)第九屆“海峽法學論壇”18日在福州開幕。海峽兩岸及港澳從事智慧財産權保護法律制度理論研究的2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和實務界、實業界人士,就“創新與保護: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法律制度協調與互動”展開深入交流。
兩岸四地人士認為,兩岸智慧財産權合作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使命,也是國際競爭的必然要求,呼籲兩岸進一步深化智慧財産權貿易往來和保護機制合作,為兩岸經濟發展和同胞福祉而努力。
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處在重要機遇期。ECFA協議的有效落實,《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的實施,為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員往來拓展了新的空間,但同時兩岸智慧財産權制度的衝突與協調等問題也更多地出現。
中國人民大學智慧財産權學院院長劉春田教授説,今年底和明年初,兩岸將分別迎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週年,兩岸共同成為世貿組織成員雖已近十年,但因特殊政治背景,雙方經濟的相互開放程度實際上遠遠落後於對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的開放程度。目前大陸市場對臺灣商品基本上全面開放,而臺灣對兩岸經貿往來的政策鬆綁卻遠遠不夠。他認為,智慧財産權是兩岸共謀發展的動力之源,兩岸只有加強、深化智慧財産權合作,才能推動兩岸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的持續發展與繁榮。
臺灣商業總會智慧財産委員會主任委員賴文平教授認為,《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去年6月簽署,更能落實臺灣智慧財産在大陸的保護力度,但兩岸在協調機制及共同打擊倣冒盜版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與困境。他建議兩岸應加強協調,強化臺灣水果及其他農産品虛偽産地標誌的市場監管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