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産品規模近10萬億 野蠻推銷屢見不鮮

2013-07-23 15:33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林天泉

  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餘額增長約2.75萬億元,較去年年底增幅近40%,而去年全年僅較2011年年底增長55%

  銀行理財産品的規模正在逼近(甚至也許已經在今天突破了)10萬億元,然而迅猛增長的背後,其産品銷售手法卻十分野蠻。

  “我們銀行的理財産品雖然沒有在合同中約定保證收益,但是肯定能保證您的收益,銀行都怕投資者來鬧的……”,某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客戶經理在《證券日報》記者電話暗訪時做出上述表示。

  在2011年投資者還是要靠“秒殺”才買得到的銀行理財産品,如今銷售手法已經淪落至依靠短信群發、電話騷擾、甚至銷售誤導等方式“推銷自己”,而這種銷售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理財産品的風險。

  理財産品規模

  邁向10萬億元

  近日,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在公開場合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銀行理財産品規模已經達到9.85萬億元人民幣,而2007年只有5000億元的規模。他同時表示,資本壓力也要求加快資本工具的創新,盤活信貸資金存量,推動信貸資産的證券化應加快步伐。

  另據本報記者查詢到的權威數據,2011年商業銀行共發行8.91萬款理財産品,2011年年末銀行理財産品餘額為4.59萬億元。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共有23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了理財業務,共發行理財産品32152隻,理財資金餘額為7.1萬億元,從産品銷售渠道來看,一般個人理財産品餘額佔整體餘額的62%,機構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産品分別佔32%和6%;從産品收益類型來看,保證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和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産品的餘額分別佔整體餘額的10%、20%和70%;從理財資金投向來看,大約有34%投向了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21%投向了存款,30%投向了信貸類資産,11%投向了權益類資産等。

  對比上述數據可已看出,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餘額約增長2.75萬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近四成,而去年全年僅較2011年年底增長55%,也就是説,今年上半年理財産品的規模仍處於加速上漲階段。

  野蠻銷售手法

  屢見不鮮

  “**您好,為您推薦我行理財産品,92天收益率……”,這種能夠披露出客戶全名、可謂是精確投放的理財産品推銷短信從去年以來就被銀行密集發送著。

  “最多的時候,一天僅銀行發售理財産品的垃圾短信就能收到5條”,剛剛買了房還背著上百萬元房貸的小李向本報記者抱怨,“我哪有資金買理財産品啊,但還是每天都能收到這種短信,想拒收都不知道找誰”。

  而剛剛由東北到北京發展的王女士則更為氣憤,“我還沒來得在北京辦理銀行卡,還不是任何一家銀行北京分行的客戶,卻也能收到這種指名道姓的推銷短信,顯然是有人把我的資訊向銀行洩露了”。

  “最離譜的是,有一次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人打電話向我推銷理財産品,我已經明確表示不需要,他還是很‘敬業’地把理財産品的資訊又通過短信再次發送給我”,全職太太魏女士由於需要看護小寶寶,對於此類騷擾尤為氣憤。

  如果説電話和短信的過度推介更符合被定義為騷擾,那麼口頭承諾收益則可以確定為違規了,而且這種口頭承諾顯然增加了理財産品的風險——使得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可能購買風險相對較高的産品。

  “我們銀行的理財産品雖然沒有在合同中約定保證收益,但是肯定能保證您的收益,銀行都怕投資者來鬧的,5個人以上來鬧銀行就受不了”,某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客戶經理在本報記者電話暗訪時做出上述表示。

  銀率網今年3月公佈的針對銀行服務的調查問卷統計顯示,除代銷産品類的誤導外,在銀行自營理財産品的銷售過程也存在誤導現象。在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時,有31.4%的消費者經歷過誤導現象。誤導現象中,回避或弱化理財産品風險排名第一,其次為誇大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第三是推銷與自己需求不符的理財産品。和去年的調查相比,誇大理財産品收益現象佔比排名則由2012年的第三位提高至2013年的第二位。據銀率網調查,在回避或弱化理財産品風險這一誤導現象中,中信銀行居第一,郵儲銀行位居第二;在誇大理財産品收益而造成的誤導中,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分別位列前兩名。在銀行業務人員推銷與消費者風險不匹配的理財産品誤導現象中,郵儲銀行、中信銀行位居前兩名。

  此外,有11.3%的消費者表示,銀行在銷售理財産品過程中未對産品內容做任何介紹,在理財産品銷售過程中的風險揭示方面,有30%的消費者表示,銀行在銷售理財産品過程中未進行任何風險揭示。  (■本報記者 張 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