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黃金價格的大幅波動不僅使得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的發行數量有所減少,這類理財産品收益率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不少看跌型黃金理財産品均實現了最高收益,而看漲型産品收益率卻難以保障,兩者收益相差懸殊。
據Wind資訊數據,4月以來發行的掛鉤黃金的理財産品中,除了少數銀行繼續發行設定目標區間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外,其他大部分銀行轉向發行看跌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産品。
規模
掛鉤黃金産品減少
近期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下挫,和2012年初的國際金價的大幅反彈行情相比可謂大相徑庭。國際金價的連續下跌對黃金掛鉤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也形成一定的影響。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截至上週末,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黃金掛鉤的結構性理財産品數量為58款,和2012年同期相比減少近兩成,而且産品期限有所縮短。截至目前,除了匯豐銀行發行的2款産品期限達到1.5年外,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的該類産品期限都集中在30~90天之間,而2012年同期,有超過一半的産品期限都在90天以上。
轉向
看跌看漲自由選擇
記者發現,相比于去年同期,銀行對於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的收益設計也開始出現一些顯著的變化。招行、工行、農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推出了供客戶自由選擇看漲或者看跌的掛鉤黃金類理財産品。
“2012年9月份以前發行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多以單純的看漲或看跌為主。雖然根據黃金價格走勢採取不同的收益結構和觸發價格,但是仍然有部分産品由於‘踩錯’國際金價節奏而無法獲得最高預期收益率”。招商銀行鐘樓支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去年9月後,該行開始發行同時“看漲”和“看跌”兩個方向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這類産品其實是將同一款産品“拆分”成兩個,其中一款“看漲”,即收益結構設計為在期末掛鉤標的大於期初標的時,投資者將獲得較高收益率,反之獲得較低收益率;另一款則“看跌”,即收益結構設計為在期末掛鉤標的小于期初標的時,投資者將獲得較高收益率,反之獲得較低收益率。
比較
看跌看漲收益不同
包括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本月繼續發行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但由於市場行情突然轉向,銀行也迅速調整策略,轉向發行看跌型結構性理財産品。其中,農行2013年2月26日發售的91天理財産品看漲收益4.4%,而看跌只有2.85%;招行2013年3月7日發售的90天産品收益則在6.5%~1%之間浮動。
市民劉先生於2013年3月15日在工行購買了一款週期為35天,掛鉤黃金的高凈值客戶專屬理財産品。這款産品設定了1740美元/盎司的觸發價格,若掛鉤標的期末價格低於該觸發價格,那麼投資者將獲得約3.75%的年化收益率,否則獲得約1.30%的年化收益率。劉先生慶倖當初自己判斷正確,昨日理財産品到期,國際金價遠低於1740美元/盎司。“20萬元投資35天,看跌的話一個多月收益為719元,如果看漲則只有249元收益,收益相差了將近兩倍”。
不過,這種將判斷權交還給投資者的做法還是讓劉先生很不滿,他認為銀行此舉是將風險轉嫁給投資者當起“甩手掌櫃”。銀行業內人士則表示,銀行理財産品不同於存款,具有一定的風險,無論 “看漲”還是“看跌”,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此外,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同時推出“看漲”和“看跌”的産品,投資者之間的頭寸可以互相抵消,這給予銀行在風險管理上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