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新規暫未影響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

2013-04-02 09:50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季末逆勢攬儲

  上周,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劍指商業銀行理財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券資産”的規範性問題。該文件一現身,便顯示了強大的殺傷力,金融板塊領跌滬深兩市,銀行股市值大肆蒸發。

  不過,相較于銀行股的重創,上周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量暫未受到明顯影響。據普益財富統計,上周45家銀行共發行了556款理財産品,産品發行量較前一週增加77款。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理財市場理財産品、外幣債券和貨幣理財市場理財産品和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均小幅上升。

  從産品期限的具體收益情況看,超短期銀行理財産品(1個月以下期)的預期收益強勢上幅,環比增長59個基點,達3.99%。1年以上期理財産品位居第二,平均預期收益率環比上升13個基點至5.14%。其他各期限産品的收益水準則有所下滑,其中6個月至1年(含)期理財産品下調幅度最大,達45個基點至4.19%。

  就以上情況而言,普益財富研究員范傑表示,銀監會新規之所以未對上周理財産品産生衝擊,主要存在兩點原因。一方面,由於8號文件的正式問世在週三,對市場傳導具有時滯性;另一方面上周産品的發行時點位於月末和季末,各商業銀行出於攬儲需求,提升了産品的發行量和預期收益率。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周在1個月以下期的産品中,7至10天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量佔5成。商業銀行有效踩好時點,通過上調預期收益率吸引理財客戶。雖然上周8號文件無礙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但多位券商研究認為,一些中小股份制銀行未來或減少産品發行量。另外,中長期內銀行的通道業務將有所萎縮。

  銀監會新規對銀行理財資金投向和風險撥備提出了明確要求。其核心有兩點:其一,每個理財産品需單獨管理和會計核算,並與其投資資産一一對應;其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産的餘額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理財産品餘額的35%或商業銀行總資産的4%。

  銀河證券研究員張帆認為,銀監會此舉意在調控銀證業務和銀基業務。新規的下發提高了商業銀行為了躲避銀監會存貸比等風險監管指標而做的銀證、銀基通道類業務的成本。此外,通過理財資金對接資管産品的融資方式有可能因為商業銀行成本過高而逐漸勢微,理財資金的投向將被迫局限在標準化債權資産的範疇之內。然而風險撥備的計提使得此類業務原本微薄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甚至可能出現倒挂的現象。張帆預計此類銀證、銀基業務合作空間有限,繼續推進的可能性較渺茫。

  上海證券研究員胡月曉也認為,銀監會新規增加對非標債券的風險覆蓋必然導致銀行成本提升。在市場利率化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的資産成本受到挑戰,出於成本收益的考慮,商業銀行對部分風控成本較高的項目,特別是對與城投基建、礦産等基礎資産品質欠佳信託項目的熱情將減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