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考核時點將至,又一場攬儲大戰也隨之登場。在本次攬儲大戰中,理財産品再次充當先鋒角色,有銀行宣佈單獨向行外資金髮行高收益率産品,更有銀行通過為大資金量身定制理財産品,將存款意向轉化為理財産品“購買力”,其最主要區別是存款利率最多能按央行公佈的基準利率上浮10%,而理財産品的收益則由銀行與客戶直接議價。
“我替朋友諮詢存款事宜,被告知銀行公佈的利率是不能被直接突破的,不過客戶經理同時告訴我,可以根據大客戶要求的時限通過定制理財産品的形式變通的實現高息”,李女士近日向《證券日報》記者爆料。
本報記者隨後以“有大額資金想存銀行一小段時間”為説辭暗訪某上市銀行客戶經理小張,該客戶經理也勸説記者改存錢為定制理財産品。
“現在各大銀行一般都不敢再高息攬儲,尤其是北京的網點更不可能”,小張表示,“不過,還是可以有變通的方法,現在多數銀行都是通過理財産品合規的給大客戶較高收益的”。
據記者進一步了解,小張所説的變通的方法實際上是借定制理財産品實現攬儲的目的。具體路徑是:銀行根據客戶要求的資金停留時限設定專門的理財産品,同時,雙方就預期收益率進行協商。雖然多數銀行理財産品不承諾保底收益,但是高預期收益率的背後往往與銀行業的剛性兌付相聯繫。
當然,這種定制理財産品對於資金的量級有著較高的門檻,小張所在銀行的要求是不低於500萬元。
事實上,面對存貸比的考核壓力,銀行攬儲的手段愈加升級,“資金挖角”也愈演愈烈。
日前,記者的手機接到一條來自某國有大行客服人員的短信,“**銀行于季末推出多款高息理財産品,額度有限先到先得”。記者按照聯繫方式回電後發現,該行推出了一款34天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高達4.5%。不過,該産品只向行外資金髮行,換句話説,該産品的高收益率主要是吸引增量資金。對於存量資金,該行開出的價碼是30天,預期收益率3.9%;77天,預期收益率4.2%。
值得一提的是,在記者收到的理財産品短信中,預期收益率被以“高息”的名義進行了包裝,這顯然也是一次銷售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