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債發行規模井噴 潛在風險伴隨左右

2013-01-24 13:47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城投債市場2012年再度“發威”,發行規模倍增,收益率去年最高接近9%,成為眾多投資者追捧的“高富帥”。今年年初以來,城投債發行規模繼續強勁增長。有樂觀預測,在基建投資快速增長的帶動下,今年城投債將會延續快速擴張的態勢。

  與此同時,在市場規模與日俱增的背景下,城投債風險發行主體資質下沉、資訊披露不及時完整、信用評級虛高等現象較為普遍,由此産生的信用風險也被市場各方高度關注。

  發行規模再創新高中央結算公司登記託管的數據顯示,2012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城投類債券(僅包括中期票據和企業債兩種形式)累計已達6367.9億元,較上年增加3805.9億元,同比增長148%,同比多增120個百分點;截至去年底,銀行間市場城投類債券餘額為14365.68億元,較2011年增加6150.99億元,同比增長74.87%,同比多增33個百分點。

  受發行規模倍增推動,城投債佔比大幅提升。數據顯示,2012年城投債發行量佔銀行間市場當年發行總量的比例高達11%,較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其佔信用類債券發行總量比例達34%,較上年上升14個百分點。

  事實上,城投債在2008年之前還是“無名小卒”,2009年實現“大躍進”,其後兩年發行規模保持高位。至去年,城投債已儼然變身為“高富帥”。

  “2012年城投類債券的激增,一方面反映了在城市化進程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金收入放緩,融資需求由此大增;另一方面説明瞭隨著直接債務融資市場快速發展及其在社會融資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為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籌措資金提供了重要平臺。”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研究部谷青小認為。

  種種跡象表明,城投債的“興奮”狀態仍在延續。今年年初至今不到15個工作日的時間裏,已有31家城投類公司發行325億元城投債。有業內人士預計,本月城投債的發行節奏比往年提速不少,尤其是東部一些地區延續去年底以來的加速態勢,1月份城投債發行規模將達500億元,同比增長約25%,一季度將是城投債發行高峰期。

  展望全年,城投債佔比或將繼續提升。華泰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員何斌表示,由於近期監管部門對城投公司的融資行為加強了監管,通過債券渠道籌措資金將是各級融資平臺優先考慮的方式,而信託、過橋貸款規模會有一定收縮,今年債券供給可能面臨較大壓力。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在發行規模不斷躍升的同時,城投債風險發行主體資質下沉、資訊披露不及時完整、信用評級虛高等現象較為普遍,由此産生的信用風險也被市場各方高度關注。

  中央結算公司債券資訊部認為,自2008年以來,城投債中AAA級發行人發行的債券規模呈明顯下滑態勢,已由2008年的40.11%下降到2012年的15.86%;而AA等級發行人的城投債發行量佔比則從2008年的32.38%上升到2012年的47.34%。

  事實上,儘管城投債貼著“高富帥”的標簽,市場對其已有清醒的認識,這無論在外部評級還是發行利率方面都有所體現。“雖然99%以上的債券都在AA-以上,但投資人對該評級結果並不是十分認可,並直接傳導到了二級市場的買賣價格上。研究顯示,市場投資人對城投債的內部評級和外部評級的吻合度僅有72.65%,剩餘28.35%的債券投資人都有所下調。其中,投資人對城投債AAA、AA+的認可度只有85.21%和78.66%。”中央結算公司債券資訊部認為。同時統計顯示,城投債的發行利率略高於同一信用等級的普通信用類債券。

  資訊披露不完善是造成城投債風險度上升的重要原因。有分析認為,一方面,城投企業自2011年以來出現的資産注水、核心資産轉移、發債主體隨意組合的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目前資訊披露制度上的一些漏洞,特別是目前對於城投類債券的資訊披露制度不完善、不統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為城投債提供隱性擔保已經成為市場默認的潛規則。但是由於地方政府資訊更不透明,投資人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情況不甚了解,更加大了投資人判定城投公司資質的難度。

  “風險正在積累。特別是那些2009年之後大規模發行城投債,並多次續發的地區。”中債資信評級業務部高級分析師霍志輝表示。

  不過,也有樂觀人士表示,城投債系統性風險在2013年並不會爆發。已發行城投債到期時間集中在2015年以後,2016年及2017年到期量最大。2013年大部分只是付息,並不會有大規模的風險事件。

  應適時向市政債轉型城鎮化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而城投債將會在其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將為我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結構調整提供重要的資金來源。為保證城投債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中央結算公司債券資訊部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商業銀行在加強風險管理的同時,應在城投債債券市場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債券市場實質上是一個可交易的金融資産市場,它在為商業銀行提供豐富投資品種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流動性管理平臺,而商業銀行由於其強大的資金實力,再加上其具有對貸款管理的傳統優勢,天然是債券市場主要的參與主體,而且應該在債券市場上更為積極進取,享受債券市場發展帶來的高收益。

  商業銀行應利用好其傳統優勢,在控制信用風險方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通過完善風險防控來爭取較高回報,在風險防控方面可採用以下手段加以管理:一是對商業銀行承銷的城投債和貸款,以企業債二類曲線(城投債曲線)減去中票曲線的點差,作為銀行被動隱性擔保的風險準備,而不宜簡單禁止商業銀行承銷城投債,影響商業銀行的業務轉型。二是以城投債和貸款所在的中債收益率曲線減去對應的AAA中債企業債收益率曲線的點差計提投資信用風險準備,直到該債正常兌付後可轉為利潤。

  其次,城投債適時向市政債轉型,將地方政府的隱形擔保顯性化。目前,城投債為地方政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平臺,地方政府為城投債提供隱形擔保的模式,已經使城投債具備國外市政債(Municipalbond)的大部分特徵。國外的市政債是指地方政府或授權代理機構發行的、以地方政府信用為保障的有價證券,所籌集資金主要用於城市公用設施的建設。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