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自12月以來的升勢多少出乎投資者預期:一是未曾想漲幅如此之大,二是沒料到上漲時不見深度回調。無論是二級市場成交活躍還是兩融餘額劇增,都反映出當前銀行板塊仍是兩市交易的絕對重心所在。
按慣例,經濟週期復蘇過程中,股票市場當見週期股的頻繁輪動,但當前市場卻不見“煤”飛“色”舞,只見銀行獨秀。但兩月30%的漲幅之後,資金寧在不同銀行股之間反覆騰挪,也不考慮在更大範圍內製造板塊輪動,到底是何原因?
估值便宜,業績穩定固然是相當充足的買入理由,但僅僅這些因素恐怕無法完全解釋銀行股為何“一路上漲不低頭”。而從衍生品的角度來看,目前金融對衝工具所針對的各個指數,其最大的權重群體均是銀行,因此不排除資金反覆運作銀行股存在撬動指數的目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分級基金、ETF指數基金等衍生品種上取得的收益遠超運作股票本身。
銀行股成交易中樞
長期跟蹤滬深股市的投資者可能注意到,始自去年12月初的這輪反彈,與以往相比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銀行股的波動幅度明顯高於市場平均水準。
統計顯示,本輪反彈中信銀行業指數累計上漲33.42%,超越上證指數同期約15個百分點。以往經驗中,彈性較高的中小板及創業板股票也相形失色,中小板綜指和創業板指數的累計漲幅分別遜於銀行指數8%和3%。銀行股的漲幅甚至超過了有色金屬、煤炭等高Beta品種。
銀行股波動率的上升不僅體現在累計漲幅上,即便是在日內震蕩上這一股票群體也同樣保持領先。最近的例子出現在今年1月11日和14日,銀行股先領跌後領漲,讓很多當時看調整的投資者大跌眼鏡,如波動最大的北京銀行這兩日分別下跌3.30%和上漲6.25%。
此外,從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的成交金額以及融資融券餘額來看,銀行股在本輪反彈中自始至終是市場交易的絕對重心。
有市場人士表示,這種銀行股“一枝獨秀”的情況在A股歷史上極為少見,即便是有大牛市,也應該是各類股票輪漲,而且銀行股盤子較大,漲幅往往不及中盤或小盤股,資金集中操作的情況也不常見。
基本面“名正言順”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輪反彈銀行股表現突出,確有其基本面的堅實基礎。
首先是估值很低。此輪上漲之前,銀行股平均市盈率僅為5.53倍,平均市凈率低至1.08倍,多只銀行股甚至處於破凈狀態。這為此輪銀行股上漲提供了較大的估值修復空間。
其次是業績穩定。儘管去年三季度不少銀行股出現了凈利潤增速下降的情況,但從全年來看,可能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從已經公佈的業績快報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的全年凈利增速均超過20%。
最後是政策趨暖,資産品質預期向好。對於銀行資産品質的擔憂一度困擾著市場,不過近期隨著政策層面側重於經濟增長,尤其是對房地産態度緩和,加之基建項目持續開工,使得投資者預期銀行資産品質將好轉。
不過,上述因素僅僅解釋了可以上漲,但無法解釋如何上漲。
本輪行情中,銀行股的漲勢淩厲,回調時間短且幅度小;同時,銀行板塊的交易持續活躍,在多個並行市場的交易額都很大;此外,主力資金反覆操作銀行股,甚至無意于其他行業。可以説,銀行股的上漲並不“溫和”,甚至帶有一定的“暴力”色彩。
杠桿獲利“順理成章”
種種跡象,讓投資者不得不懷疑,資金樂此不疲地在銀行股中騰挪,除了基本面因素以外,是否還存在操作層面的重要考量?
由於編制的原因,目前滬深300、上證50、上證180等指數的最大權重股均為銀行股。例如,滬深300指數的前5大權重股中,有4隻是銀行股;其中民生銀行的權重最大,為3.51%,而全部16隻銀行股在滬深300指數中的總權重高達21.86%。
顯然,推高銀行股帶來的指數貢獻,要遠遠高於其他股票。統計顯示,在本輪行情中的多次單日大漲中,銀行股的成交金額佔滬深300全部股票成交金額的比例,要顯著小于其權重。也就是説,使用銀行股推高(或壓低)指數的資金效率很高。
目前,滬深股市中引入了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分級基金等多種帶有杠桿和對衝屬性的衍生交易工具,而這些衍生品種的現貨標的恰恰是滬深300、上證50等指數。
分析人士指出,在指數出現波動的情況下,利用衍生品交易可以達到放大利潤(或虧損)以及雙向交易的目的。
回顧期指行情可以看到,1月14日當月合約大漲88點,按前一交易日持倉接近7萬張估算,多頭獲利金額超過9億元,而這些持倉所需保證金估計約30億元,利潤率達30%。這在股票中是不可能達到的水準。
除股指期貨以外,分級基金也能夠放大指數漲幅。如申萬進取在去年12月14日漲停,回報比其跟蹤的深成指高5.6個百分點。
因此有市場人士認為,利用權重股撬動指數,以在其他市場獲利,才是資金反覆操作銀行股的最終目的,而其他因素,則是資金順勢而為的基礎。
誰在造勢?
從日前公佈的基金四季度報告可以看到,四季度基金大量加倉了銀行股,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成為基金增持的主要對象。不過,有消息靈通的市場人士稱,此輪行情最初的推手是QFII,隨後是社保、保險等“國家隊”資金,最後才是基金。
大宗交易數據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説法,早在銀行股大漲之前,著名QFII席位就頻繁亮相大宗交易平臺,且買入的大多為銀行股,同時也包含其他具有較高權重的藍籌品種,如地産、保險和汽車龍頭。
瑞士信貸分析師表示,外資資金的確在內地和香港市場大買中資銀行股,他們看好升值背景下的人民幣資産。而一位熟悉外資操盤風格的人士也表示,像銀行股這種直線上漲的運作方式,的確像國外買家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