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去年到期且披露收益資訊的銀行理財産品共有19219款,其中有160款理財産品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率。其中,掛鉤美元資産的理財産、外資銀行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以及部分掛鉤能源的理財産品等收益率幾乎為零。
外資行結構性産品為重災區
記者發現,在零收益的産品中,外資銀行竟是主力軍。如一家外資銀行有3款産品實現零收益,兩家外資銀行各有1款産品收益為零,還有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兩款産品是零收益。而在銀行自銷産品中,非保本的結構性産品為零收益産品的重災區,這類産品的掛鉤標的往往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大,對股票市場、匯率市場、商品市場更敏感。
此外,有三類結構性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實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第一類是掛鉤美元資産的結構性産品。如某港資銀行推出一款該類産品,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每半年中的升幅作為收益派發給投資者。但産品到期後,投資者卻獲得了零收益率。第二類是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産品。如某外資行推出了一款掛鉤香港股票籃子的人民幣理財産品,投資收益取決於掛鉤股票的未來走勢。觀察期內掛鉤股票一隻或多只下跌,季度平均籃子錶現率低於或等於0時,只能收回本金,收益率為零。第三類是掛鉤能源的結構性産品。某股份制銀行推出一款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2.49%,其中小麥、大豆和西德克薩斯州輕質原油的價格未到預期,投資者只獲得零收益。
如何選擇“靠譜”理財産品?
理財師韓冰指出,目前銀行理財産品可分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三類,遵循“無風險低收益”的投資者,最好購買前兩類産品,且儘量選擇中資銀行的産品。購買理財産品時,投資者不能只看預期收益率有多高,而應著重考察産品的具體投資方向、面臨各種風險、是否提供保本等。另外,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産品時,還要看清是否為銀行自銷産品,一般銀行代銷的諸如信託類理財産品,其預期收益率較高,相應的風險也高得多,普通投資者儘量不要選擇以股票、未上市企業股權、債券、信貸資産或票據資産等為投資標的的産品。記者 李婷婷 胡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