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私人銀行代銷證大系信託産品致客戶浮虧29%

2013-01-16 15:3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范樂

  1月15日,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部客戶李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投訴,稱在2011年通過該行購買其代銷的《中誠信託證大金兔1號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證大金兔)賬面浮虧29%。

  這是上海證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證大公司)繼“證大金牛增長集合資金信託計劃(1期)(以下簡稱證大金牛)賬面浮虧50%”後,短短一個月內,第二次爆出産品巨虧的消息。

  李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項目自2011年4月成立以來至2012年12月,很少有主動告知投資人項目運營情況的行為:“去年12月底,我收到證大公司寄來的減持報告,才發現我投入的303萬元,只剩下234萬元了,虧損了29%。”

  據證大公司去年12月出具的減持報告,截至去年12月6日,該項目收益率為-23.55%。

  私行代銷産品鉅額浮虧

  “當初,銀行把證大金兔説得天花亂墜,還把證大公司創始人戴志康渲染得神乎其神。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一味向我推薦這類高風險高收益産品。”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私行部客戶李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我懷疑私人銀行客戶經理是不是為了拿高提成才這樣極力推薦。”

  2011年4月,李先生接到該行私人銀行理財經理的電話,被告知“有一款額度有限,並且大家都在爭相購買的産品”要推薦給他,對方突出“投資名額是好不容易搶到的”,並強調當時的時點是投資定向增發的好時機,因為股票的成本會比較低,但須投資300萬人民幣於此定向增發類的項目,預計收益率可達50%以上。

  當時,李先生出於對銀行的信任,加上禁不住客戶經理的一再推銷,就購買了該産品。

  此後,李先生接二連三地接到私行客戶經理推薦此類高風險、高收益的産品,並同期購買了四款同類産品。“但是,隨後我開始擔憂理財風險太高,主動要求私行為我配置固定收益類産品。”李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直到2012年12月末,李先生收到證大公司寄出的 《中誠信託證大金兔1號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減持報告》才發現,該産品賬面浮虧已經達到了29%。李先生很詫異:“當初私行方面雖未承諾保本,即使2012年全年股市表現低迷,但虧損為何如此離譜?”

  據李先生回憶,自己當初在招行接受一份《委託人問卷調查》時,自己對投資類型選擇為 “穩健”,“我很詫異,為何要向"穩健型"投資風格的投資者推薦這款明顯不符合我本意的産品呢?”李先生質疑道。

  “我同期購買的四款同類産品全部虧損,其中三款損失均在10%左右,考慮到去年大盤整體低迷,我可以理解;但證大金兔虧得太多了,該項目我總投資303萬元,去年年底返回我144萬元,賬面份額還剩餘116萬份,按照證大2012年12月25日公佈的凈值,折合市值大概只有908099元。”李先生告訴記者。

  “粗略計算,我總投入的303萬元,如今只剩下約234萬元了,虧損達29%。”李先生告訴記者,“私行的服務沒有想像中好,理財計劃基本由投資人自己決定,私行只是配合。除非投資人頭腦清醒並注重風險權重匹配,不然極易在客戶經理的"循循善誘"下,一味購買高風險高收益産品。”李先生告訴記者。

  有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一般來説,私人銀行客戶經理的專業晉陞路徑從入門到首席有多級,各家銀行有所不同。“通常來説,見單提成是我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而銷售産品的數量也是重點考核指標,在現有激勵機制下,我們確實存在向客戶極力推銷非客戶所喜歡産品的動機。”某國有大行私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信託計劃投資7隻股票

  據 《中誠信託證大金兔1號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減持報告》顯示,“"中誠信託證大金兔1號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之投資平臺 "上海力利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金兔基金或本基金)于2011年4月18日正式成立,規模為8.44億元。本基金共投資7個項目,投資金額為82517.03萬元,佔總資産的97.74%。”

  截至該基金原定分配基準日2012年12月6日,基金在合夥企業層面單位凈值為0.7645,收益率為-23.55%。

  該基金投資的7隻股票分別為:廣匯能源 (760萬股)、國棟建設(1800萬股)、雲天化(179萬股)、遠望谷(760萬股)、常林股份(500萬股)、聖農發展(1000萬股)、西藏礦業(450萬股)。

  截至2012年12月6日,這7隻股票的實際收益率累計分別為:21.85%、-18.43%、-24.49%、-29.37%、-57.21%、-45.21%、-46.1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人朋友身份致電中誠信託信託業務部北京總部,希望獲悉中誠方面對證大金兔可能面臨損失,能否到期兌付等方面的説法,但對方表示不便回答,讓記者聯繫市場部。

  隨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絡到中誠信託市場部工作人員,對方以只有投資者本人才能知曉項目運營情況為由,拒絕透露任何資訊。

  李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也曾嘗試向中誠信託尋求説法,希望諮詢今年10月項目兌付時能否獲得一些補償,但輾轉幾個部門,中誠信託市場部只願意提供兩位信託經理的固定電話,不過電話無人接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