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每到這個時候銀行的吸儲壓力都將增大。今年也不例外,近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銀行發現,從11月中旬以來很多銀行開始銷售“跨年”理財産品,這些理財産品的共同特點是:期限較短、大多在半年以下,多數理財産品收益率在4%以上、普遍較前10個月有所增加。可以説,一場關於理財産品的大戰已悄然開幕,不過市民要想在“硝煙四起”的市場中俘獲屬於自己的戰利品,還應先了解一下下面這些內容。
理財産品收益率上浮
多數可達4%
隨著央行年內兩次降息,今年理財産品市場一直不容樂觀,很多市民表示在銀行存款利率極低的情況下想買些理財産品增加收益,但是縱覽前10個月理財産品的收益讓一些市民很失望。不過,近日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進入11月中旬以來,不少銀行短期理財産品收益率均有所上升。
“您好,下周預售保本型理財産品,5萬元起、49天預期,最高年收益率4.6%。”孫大娘是某銀行的客戶,上週五收到該銀行短信通知,她“喜出望外”,和老伴兒商量之後,兩人決定好好利用手頭的資金來增加收益。
“正好我有5萬元存款剛到期,存在銀行一年才漲了一千多元,感覺有點兒‘虧了’,正猶豫到期之後是否繼續轉存呢!這不,看見銀行發的手機短息,我和老伴兒一商量打算先來看看。我算了一下,如果預期是49天的話,1月份就可以到期,即便到時候春節辦置年貨需要錢,資金週轉也不會受到影響,而且收益還比銀行儲蓄高不少,挺划算。”26日,在該銀行內,孫大娘一邊排著隊一邊對記者説。
記者走訪多家銀行了解到,近日,市場上期限在3個月以下,收益率在4%以上的短期理財産品較前期有所增加,由於年末攬儲壓力增大,有些股份制銀行甚至不惜以預期5%的年收益率來吸引消費者眼球。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短期理財産品最短1個月、5萬元起就可以購買,有些銀行還承諾保本,與銀行定期存款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週轉期短、利率較高。以某銀行在售的一款5萬元起購、期限為63天、預期收益為4.3%的理財産品為例,如果中途未進行預期年化收益率調整,且在産品到期日實際收益率達到了預期收益率,則客戶投資收益為:50000 4.3% 63 365≈317元。
算好時間差
依實際情況選産品期限
據了解,從短期來看,目前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或小幅震蕩,但業內人士分析,考慮到年末及跨年資金需求等因素,未來一段時間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有望震蕩向上,尤其是跨年度期限為1個月-3個月的産品收益率優勢更為突出。
“馬上要到年底了,不少手上有現金的市民開始尋覓安全的理財産品過冬避寒。不過面對最近的密集發售,尤其是跨年的理財産品,市民可根據資金流動性要求來選擇。如果在春節前有使用資金的打算,在購買時最好選擇期限為80天以內的産品,同時要關注資金到賬時間。但如果投資者對流動性要求不是很高,那麼就可適當選擇一些更長期限的理財産品來增加收益。”工行的一位理財師介紹説。
選擇時注意三點
讓收益穩中獲勝
雖臨近年末,銀行理財産品數量與收益率都明顯增加,為保證最大收益,市民在選擇産品時還要注意三點問題。
首先,要仔細查看産品説明、多走幾家銀行進行比較,詳細諮詢銀行工作人員産品的到期時間以及風險系數等情況。
其次,要注意“理財收益及理財本金在投資到期日與資金實際到賬日之間不計利息”的規定,如果市民所買理財産品到期日恰逢法定假日銀行休息的話,理財産品的資金佔用天數將延長,雖然表面上看收益率較高,但總的算下來實際收益率也將被大打折扣。
最後,理財産品並非銀行儲蓄,投資均需要承擔一定風險。因此,市民在選擇産品時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風險,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配置資産,如果最後不但收益沒得到,連本金也賠進去的話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