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存龐氏騙局 資金池管理亟待資訊公開

2012-11-22 14:01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范樂

  隨著中行董事長肖鋼指出有理財産品為“龐氏騙局”後,理財産品的資金池運作引起了各方關注,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監管層開始關注理財産品的信號。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銀行理財産品除了在投向的表述上不具體,銀行理財客戶經理不知資金具體流向的同時,有媒體甚至報道稱,銀行理財産品通常是環環相扣,只是不斷用新增短期理財來還舊的賬目。只要資金鏈不斷,風險就不會暴露,但一旦資金鏈出問題,難保不會出現風險問題。

  現象:産品投向不明晰 資金池直接寫進説明書

  某國有銀行的118天資産組合投資型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描述中這樣表述:“本産品擬投資10%~50%的高流動性資産,10%~90%的債權類資産,按目前市場收益率水準測算,資産組合預期年化收益率約4.72%,扣除銷售手續費、託管費,産品到期後,若所投資的資産按時收回全額本金和收益,則客戶可獲得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約4.3%。測算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投資需謹慎。”

  記者翻看了多個理財産品説明書了解發現,目前銀行發行的很多理財産品,尤其是年化收益率都較高的産品,都是沒有制定具體投資方向的,最多只説大致的投資方向,例如主要投資債券、票據等,且不承諾保本。

  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小邱(化名)告訴記者,多數中資行在理財産品説明書上會寫明大概的投資範圍,以及各類資産的投資比例,但也有銀行會直接將“資金池”等字眼寫在説明書裏。

  分析:銀行用新增理財還舊賬?

  記者了解到,所謂資金池理財産品,是指有別於傳統的一對一理財産品,以債券、回購、信託融資計劃、存款等多元化投資的集合性資産被作為統一資金運用,通過滾動發售不同期限的理財産品持續性募集資金,以動態管理模式保持理財資金來源和理財資金運用平衡,並從中獲取收益的理財産品運作模式。

  業內人士分析稱,其實這些産品募集的資金會注入銀行自己建立的一個資産池,這個資産池裏的資金被統一進行投資,最後,即使某些個別投資産品發生了風險,也難以體現在産品的兌付上,所以目前我們看到的這類産品未出現過違約風險,因為銀行有可能拿自己的錢去補倉,當然也不排除中行董事長肖鋼所説的用後來發行的理財産品募集的資金來兌付前期産品的收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以投資債券、回購為主的理財産品,收益率相對較低,不過風險也較低。而投資信託融資計劃和貸款性的理財産品則收益相對高些,一般也不保底,風險也比較大。該業內人士指出,不排除有高風險的理財産品資金鏈緊張,一旦出現風險,可能需要用新增短期理財來還舊的,只要資金鏈不斷,風險就不暴露。

  質疑:資訊不公開易致資金池違規使用

  有銀行內部人士認為,目前理財産品暫時不能做到完全的公開透明,主要是基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分析認為,不管是由於監管上沒有明確要求,還是確實存在技術障礙,導致資金池裏的資金投向未能及時的具體的公開明細,這些都是事實,並且這種長期的資訊不公開且得不到糾正的現象可能會誘發某些有權力控制理財産品資金池的銀行高管鋌而走險,在資金池的使用上出現嚴重違規。主要的違規形式可以是在出現一個産品虧損時,用其他産品募集到的資金進行補倉;也可以是將承諾投向低風險的資金轉向高風險,或將投向長期的資金改投短期。

  各方觀點

  針對資金池的管理不規範問題,記者採訪了業界專家以及銀行界人士等。

  專家:系統性風險或引發投資者違約

  有業內人士表現出對理財産品的擔憂:“如果發生系統性風險,資産池投資的對象出現大量違約或者虧損的情況,投資者不再繼續購買這類産品,而銀行也無法彌補巨大的虧損,隨著將會出現連鎖反應。”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産品中心研究員、中國社科智訊金融專家王增武告訴記者,目前資金池的問題十分嚴重,由於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都是不透明的,很容易導致肖鋼所説的“龐氏騙局”,這是個系統性的問題。王增武表示:“由於目前風險還沒有爆發,但是這不是個別的問題,以後如果一旦出現缺口,就會形成很大的問題,值得警示和關注。”

  銀行:不敢輕易承諾收益

  銀行內部人士指出,目前理財産品不存在主觀惡意隱瞞。至於許多客戶質疑理財産品的真實收益不透明的問題,該人士説,每個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的具體計劃及收益情況都要及時地向監管部門報告,監管部門會對客戶負責,不太可能讓銀行“渾水摸魚”。

  目前,各家銀行紛紛提高了管理理財産品的水準,並且對銷售人員也都進行了嚴格的培訓,嚴禁為了擴大業績而進行虛假宣傳,不會盲目向客戶承諾收益情況。

  何為“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又被稱為空手套白狼。對於理財産品,此前中行董事長肖鋼撰文指出,有理財産品是“龐氏騙局”。肖鋼表示,目前有銀行發行的“資金池”運作的理財産品,由於期限錯配,要用“發新償舊”來滿足到期兌付,本質上是“龐氏騙局”。肖鋼表示,事件可能導致發生負債嚴重的借款人遭遇現金流困難或違約,從而對銀行體系構成壓力。此外,肖鋼也對短期産品和背後較長期標的項目的不相匹配,提出警告,同時補充稱一些産品募集的資金根本未與任何項目掛鉤,也有一些産品募集的資金用於償還到期的理財産品並避免流動性短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