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保單貶值
隨著我國香港地區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不斷強化,香港保險公司也開始提供人民幣計價的保單,但多數仍是以港幣和美元計價的産品。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當下,此類非人民幣計價産品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匯率風險。
雖然從保費和收益來看,在香港投保的確更加划算,但安邦保險理財師提醒大家,在香港買保險要注意以港幣標價保單的匯率風險。畢竟港幣是與美元採用聯繫匯率直接掛鉤,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港幣的貶值風險就較大。
此外,安邦保險理財師指出,繳費也是一個問題。每年去一次香港或託人在香港代繳都非常不方便,在香港銀行開戶後利用網銀,授權保險公司每年從賬戶中自動支取保費,不過,也需支付一定的手續費。
衍生品市場風險大
投資市場向來尊重“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原則,不可回避的是,香港保險産品的高收益背後隱藏著高投資風險的陷阱。
趙慶明指出,香港保險産品的投資範圍頗廣,其中不乏與衍生産品掛鉤的産品。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獲得高收益便是順理成章;但是若遇上市場行情不好,或者衍生産品押錯了方向,血本無歸都是可能的。
責任認定兩地不同
保險産品不用於純粹的理財産品,在理財功能之外,其保障功能才是正題。因此,一旦發生險情,能否實現順利理賠也是投資者必須要關注的問題之一。上述高級財務規劃師指出,由於內地與香港在醫療責任認定上存在差異,理賠時可能會出現糾紛,比如醫療責任認定上兩地就有很大不同。
在香港買醫療險,出險後的理賠手續較繁瑣,且涉及兩地對醫療診斷、憑證的互認。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若選擇在內地就醫,必須就醫于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才能獲賠。若在此範圍外就醫,香港保險公司是否會承認是個問題。以香港某大型保險公司為例,其在內地的定點醫院僅有一兩家。而且,身故保險也涉及一些死亡公證文件等,很多時候在香港需要通過律師來辦理,費用和時間成本也不可忽視。
小貼士
赴港投保六步走
1.購買正規的香港保險需投保人親自來港,如果是父母為不滿18歲的兒女投保,孩子無須來港。
2.投保時除了旅行證件外,還需要攜帶身份證,父母為孩子投保則需要攜帶孩子的出生證。
3.投保人投保申請須由保險公司查驗,備案投保人的有關身份證件和入境證明等文件,以確保投保人購買保單之日在香港,從而保證保單的合法性。
4.在確定可以有效投保的基礎上,投保人在保險代理人的幫助下,如實填寫保險申請書以及相關文件。
5.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投保人須在香港銀行辦理一張銀行卡,存進繳納保費所需的款項。今後每年繳費時可以通過銀行進行轉賬,但需要一定的手續費。
6.內地居民赴港投保應該在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核實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公司的資質,並確認保險代理人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