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房地産、股票等市場的萎靡不振,讓社會資金不得不另謀出路。人民幣舊幣收藏漸漸成為當下投資理財的熱點。
經濟導報記者在濟南市英雄山文化市場調查發現,舊版小額人民幣的炒作暗流涌動,其中主力資金的進出騰挪,更是讓某些品种經歷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
“開張吃仨月”
14日,週末,濟南市英雄山文化市場又如期喧鬧起來,本來並不寬敞的小街,被前來擺攤、淘貨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
導報記者走訪發現,區區幾百米長的市場裏,竟有七八個舊版紙幣、硬幣的交易攤位。多家攤位前雖鮮有人問津,但攤主們卻未因此顯出絲毫的焦慮。
“紙幣買賣不需要推銷,對不感興趣的人吆喝等於對牛彈琴,更別説賣個好價錢了。”有幾十年集郵收藏經驗的攤主潘國華表示,平時擺攤賣點普通錢幣主要是“保證口糧”,真正的大買賣不會在市場內交易。“只要手裏有硬貨,識貨的行家就會找到府,到時候價格自然不是問題。”
潘國華介紹説,相比爆炒品種,“老”“精”“稀”的一、二、三套人民幣的價格一直沒有出現過暴漲暴跌,這些退出流通市場的品種一直有著較好的收藏價值,價格也十分理性地穩中上升,持有一段時間肯定會賺錢。“賺錢的機會可遇不可求,仨月不開張,開張吃仨月。”
收藏者多轉身炒作
“有利可圖就會有人炒作,導致如今舊版紙幣價格的暴漲暴跌,嚴重脫離其收藏意義。”潘國華認為,舊版紙幣價格上漲本來是因為收藏者酷愛並不惜高價收購,然而暴利面前,很多收藏者往往經不住誘惑而加碼倒賣。“收藏越來越像純粹的炒作、買賣。”
導報記者了解到,現在第一套(全套)人民幣的價格已上升到600多萬元,第二套(全套)小額人民幣的價格也高達35萬。“2008年的時候,第二套的價格才叫到20萬。”潘國華表示,現在第二套的價格也僅僅是個概念,集齊第二套人民幣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關鍵的一張是‘大黑十元’,現在叫價25萬元。”攤位旁邊一名中年男子插話説,那是第二套1953版工農像拾圓紙幣的別稱,“我曾經花過,但已經幾十年沒見了。”他認為,主要是因為第二套人民幣只流通了10年的時間,而“大黑十元”作為當時最大面值的貨幣,其投放量更少,加之紙幣不易保存的缺點,存世量相當少。
潘國華認為,對已不流通的紙幣來説,拋開其收藏意義,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對資訊滯後的散戶炒家而言,瘋狂炒作背後的風險更是不容小覷。
散戶更應長線投資
不同於證券、期貨等金融品種價格及走勢根據經濟形勢和數據而變動,“紙幣的炒作完全根據主力炒作資金的進出而漲跌。”潘國華表示,主力資金永遠控制著盤面,瘋狂上漲之後,高位接盤的往往是散戶炒家。屆時價格又遠遠高出收藏家的心理極限價位,接盤的散戶只能繼續“站崗”,想拋都沒人接盤。
導報記者採訪多名紙幣攤主了解到,近幾個月來紙幣價格的忽冷忽熱,已經讓不少散戶吃了大虧。以第四套人民幣為例,小額面值的1980版貳圓紙幣,市價曾一度漲至80元,1990版的也漲至45元,但目前市價均已跌去大半;大面額的1980版伍拾圓紙幣及1990版伍拾圓紙幣,市價曾一度飆升至4300元和280元,如今已滑落至3600元和250元。
事實上,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的炒作還存在政策風險,是法律所禁止的。根據《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禁止通過買賣流通人民幣來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前三套人民幣藏品因退出流通、存世量較少,莊家不好控盤,價格一直都是穩中有升,有興趣的散戶更應從中精選,並堅持長線投資。”潘國華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