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問及散戶大廳或中、大戶室的股民們知道什麼股票好,為什麼要買,什麼時候買,什麼價格賣,如何從圖形判斷這只股是否是市場上的“熱門貨”,十之八九的股民回答不上來。筆者認為,這主要是未將股票作為一種商品,未將買賣股票的行業當作一種“經營”來看待的緣故。
做生意有淡、旺季之分,淡季時要反季節銷售,通過調低價格,減少庫存,搞活資金。所以每到換手時節,各商家門口的“大甩賣”、“保本價”等,即是一種“經營”策略。安信基金在其年報中,總結近年來在二級市場上的操盤經驗,用了“牛市做勢,熊市做細”的八字方針,筆者可以十分準確地勾勒出該基金管理人 “經營”股票的基本方針。所謂“牛市做勢”,就是當多頭行情來臨時,要借助大勢,重倉或全倉持股,大勢不調頭,股票不兌現,力爭把多頭市場行情做足;而“熊市做細”,即當市場進入空頭市場後,撇開大勢,精研個股,抓住有題材、有資金的個股炒作不放鬆,爭取做一個成功一個。這種“經營”,多頭市持股為主,空頭市持幣為主;多頭市全力以赴,空頭市“百里挑一”,不論市場如何多變,我這裡是進退自如,按章“經營”,自然是勝出市場。
對買、賣股票有一個“經營”的理念,是在這個風險市場長期生存的前提。現在,走在大街上滿目望去,小超市、服裝店、各種飯店、酒店最多,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和人們生活中的衣、食、用關係最為密切的生意,屬於“長線産品”。這些生意雖然利潤不大,但風險也不大,且銷售收入穩定,所以有眾多商家介入。同樣,有許多股票也屬於“長線産品”,像電力股票、公用事業股票、現代農業股票、旅遊類股票,這些股票沒有“題材”附身時,每年都有1次以上的差價機會,回報大大超過銀行利息。“經營”這部分股票,只要選業績好的,在行情“淡季”時買入,“旺季”時賣出,不愁資金卡不拉陽線。這種“經營”,比任何其他經營,都省事、省心,唯一要做到的是一年只做一次,不可貪。(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