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資本漸成“投資增長”新動力

2012-08-13 15:1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編輯:范樂

  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達到20.4%,與上半年持平。若考慮通脹回落因素,實際增速可能是回升的。從短期看,穩增長的關鍵在於穩投資,而地方政府在此輪投資中積極性很高。由於地方融資平臺的受限以及土地出讓收入的下滑,民間資本理應在穩增長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地方天量投資是虛是實

  在此輪穩投資中,地方政府的表現令人關注。7月下旬,湖南省長沙市推出195個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達8292億元。正在編制的《貴州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規劃》,收集各地上報項目2382個,篩選出總額3萬億元左右的重點投資項目。這被一些評論人士稱之為“地方版四萬億元”計劃,並擔憂有重走2009年“刺激”老路的可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所長張長春表示:“在地方投資中,融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國地方政府是不允許赤字的,而財政的錢終歸是有限的。因此,投資的落實情況有待觀察。”之前,有個別省份曾公佈過規模超四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但其落實進度並沒有下文。

  在各地的穩投資中,發展改革委的審批數量是重要指標。有統計顯示,6、7兩個月,發展改革委審批通過的項目數量維持在200個以上。不過,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這其中有不少投資是已批准的預算內以工代賑項目,當前僅僅是按照慣例公佈資訊而已。若剔除這些項目,7月份實際通過的項目數量只有98個。民間投資“戲份”加重

  我國政府主導的投資一般是基建投資。在近幾年的投資中,關於基礎設施過剩的聲音開始浮現。“這種擔憂可以理解。但需要看到,當前部分基礎設施利用率不高,是由於經濟回落引發的總需求不足。一旦經濟重回正常增長軌道,可能會不夠用。因此,基建投資還是要堅持適度超前,早建早受益。”張長春認為。

  統計數據顯示,前7月民間投資在總投資中的比重為62.1%,成為投資增長的新動力。目前,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細則已全部出臺,下半年進入落實階段。政府計劃在鐵路、市政和能源等領域推出一些大項目吸引民資,這將是下半年投資的看點之一。

  除了硬體投資外,軟投資亦引起重視。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上海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肖林表示,在投資方面,存在一種誤區,認為投資就是上項目、搞硬體。事實上,一些民生保障類、産業升級類的軟投資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為了適應服務經濟對人力資本的高要求,上海今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達到700億元,是2009年的一倍以上。

  企業盈利改善還待時日

  一般而言,投資可以拉動工業的增長,進而改善企業盈利狀況。但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的工業增速只有9.2%,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跌2.9%,降幅較6月(負2.1%)進一步拉大。

  “由於夏季高溫的原因,現在的需求還是比較弱。唯一的好消息是前期累積的高價原料庫存消耗得差不多了,等到9、10月旺季,改用現貨市場採購原料,估計每噸建築鋼材能有一兩百元的利潤。”中天鋼鐵集團副總經理周國全説。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當前與2009年的不同處在於,一方面由投資拉動的需求回升力度比較弱,另一方面,供應一側的産能過剩極為嚴重,這導致企業的盈利改善非常艱難。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2%。“預計到四季度,企業盈利形勢才能企穩。”潘向東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