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四季度後,人民幣匯率又出現新一輪多次“跌停”的貶值走勢。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429,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低開,創今年以來的新低。
昨天,央行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定於6.3429,較上一交易日小幅貶值了9個基點,但是在交易市場人民幣開盤較中間價下跌了超過500個基點,隨後逐步走緩,全天波幅最大為0.8%,離1%的“跌停板”不遠。
本週以來的三個交易日,央行逐步設低中間價,但幅度並不大,穩定匯率的意圖明顯,但對交易市場的提振有限。在7月2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觸及1%的“跌停板”,24日和25日雖然沒有“跌停”,但也距離1%的跌停板不遠。
銀行交易員表示,傳言央行入市干預了,可能還是不希望貶值趨勢太強。去年12月份人民幣對美元曾屢屢觸及“跌停”,市場人士稱,當時央行也曾入市干預,之後人民幣匯率逐漸回升。數據顯示,二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24萬億美元,較一季度略有下降。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曾在本月21日表示,目前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外匯儲備數量在過去一年非常平穩,説明央行大幅減少了市場干預,市場供給和需求大致匹配,跨境資金流入和流出大致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貶值趨勢漸漸加重,5月中間價創下最大單月貶值幅度。截至7月25日,以中間價計算的人民幣匯率年內貶值0.68%,而2011年以中間價計算的人民幣匯率升值4.86%。
在此背景下,企業和居民的結匯意願降低,更加傾向於持有外匯。6月,銀行結售匯逆差35億美元。
- 市場分析
匯率雙向波動特徵增強
去年四季度,由於歐債危機導致美元走強,人民幣匯率曾出現過連續9個交易日“跌停”的貶值走勢。此輪貶值又是何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歐債危機得不到有效解決,避險情緒上升導致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也因此被動貶值。與此同時,我國貿易順差縮窄、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以及擔憂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也成為人民幣面臨階段性貶值壓力的誘因。
交通銀行最新報告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特徵將進一步增強。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不具備大幅升值的條件,預計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雙向波動的運作態勢,波動區間在6.25-6.35之間。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由於經濟表現不如預期,人民幣匯率將可能進一步走弱,儘管央行可能將人民幣中間價定在強側,但市場仍可能不斷將人民幣匯率推低。如果第三季度的經濟表現走強,人民幣的拋壓也將明顯減輕,人民幣中間價可能會持續被定在強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