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貨幣供應量回升 降準仍有空間

2012-07-13 09:39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王偉

  央行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末貨幣供應量增速回升,尤其是狹義貨幣(M1)環比增速反彈1.2個百分點,顯示經濟主體的流動性偏好上升。與此同時,6月新增外匯佔款490.85億元,較上月有所反彈,但仍處於近年來的低位。分析人士表示,近階段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調空間。

  貨幣供應量低位反彈

  具體數據來看,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92.50萬億元,同比增長13.6%,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與上年末持平;狹義貨幣(M1)餘額28.75萬億元,同比增長4.7%,比上月末高1.2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3.2個百分點。

  6月份存款猛增顯然是貨幣供應量增速反彈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新增存款2.86萬億元。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指出,存款激增直接推動M2季調後環比年化增速上升至20.4%,比5月份的18.8%繼續改善。同時,M1增速也上升1.2個百分點,經濟主體的流動性偏好上升。

  6月外匯佔款增491億

  同時公佈的外匯佔款數據顯示,6月新增外匯佔款490.85億元,雖然較上月反彈256.54億元,但仍處於近年來的低位。

  交行金研中心指出,考慮到當月貿易順差回升、FDI未見大幅下降,因此,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人民幣貶值預期下企業和居民結匯意願下降、售匯意願上升是外匯佔款增加不多的主要原因。

  市場人士預計,下一階段的外匯佔款也難以出現大規模增長。因為一方面中國進入結構調整和國際收支平衡時代;另一方面,中國國內資産價格對國際短期資金吸引力越來越有限,熱錢大規模持續流入的時代不再;此外,中國出口增速增長有限,不具備帶動大規模貿易順差條件。

  伴隨著外匯佔款低迷的,還有外匯儲備的減少。截至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24萬億美元,較3月末下滑650億美元。

  外匯儲備減少與美元指數大漲有一定關係。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均以美元計價,而非美元貨幣在外匯儲備中佔比約30%。二季度,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均直線下滑,美元指數上漲3.3%,這樣算來,由於非美元貨幣貶值給外儲帶來的賬面損失就超過300億美元。此外,也不排除有資金流出。

  近期降準可能性較大

  雖然M1、M2增速出現反彈,但是仍然處於較低的水準。彭文生認為,短期貨幣政策將維持放鬆態勢。預計7月CPI漲幅將降至1.6%左右,對政策放鬆不再構成限制。央行將繼續採取公開市場操作、降存準以及窗口指導等多種方式增加銀行信貸投放能力。預計年內再降息1次,7月份流動性條件仍然緊張,降低存準率的可能性大。

  交行金研中心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維持穩健基調,操作上朝著合理增加流動性並促使市場利率下降的方向繼續微調。準備金率方面,主要為應對外匯佔款增量下降的影響,同時也為配合銀行信貸投放,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援,預計年內準備金率還將適時適度下調1-3次、每次0.5個百分點。

  利率方面,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平衡銀行和實體經濟之間關係的角度來看,加之三季度物價漲幅繼續回落,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但應該不會出現類似2008年下半年那樣的持續大幅降息。(記者 李丹丹)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