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在本週二宣佈加息,全球市場為之震動。該消息也引發了投資者對於美國、歐洲及中國等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的關注。歐洲央行和美聯儲隨後關於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的聲明,令市場的擔憂有所緩解,但市場仍然關注中國。特別是中國在今年前期不論是銀行貸款、股票市場,還是房地産市場,均出現了大幅增長或反彈的情況,市場開始憂慮中國政府是否也會步澳大利亞後塵實行加息。
如何就維持市場穩定與退出經濟刺激政策作出選擇?昨天,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出席香港銀行公會午餐會時明確表態,目前談退出措施,還言之過早,因為中國內地的救市方案與美國及歐洲市場不同,內地的救市資金並不像歐美那樣,花在金融體系之內去挽救受到大批有毒資産侵襲的銀行體系,而是主要投放于基建以及加速行業整合的領域。
劉明康説,早前在G20會議上,全球各國財政要員也達成了共識,即暫時還不宜“退出”。他指出,目前內地的銀行體系仍然穩健,大部分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達標,而且不良貸款比率有下降趨勢,此外銀行體系的貸款撥備覆蓋率也升至114.5%,各家銀行的平均股本回報率也由去年的14%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1%。劉明康相信,今年剩餘時間內,銀行仍將維持上述水準。
內地目前難言“退出”的另一層原因是,雖然房地産市場和股市已經先行出現反彈,但是實體經濟的反彈後勁如何尚需觀察。劉明康在週五的會議上表示,今年內地首兩季的經濟維持增長,第三季有望超過8%。但今年中國政府制定的2009年全年GDP增幅目標為8%,而週邊經濟體需求目前仍然非常疲弱,對內地經濟恢復帶來負面影響,消費物價指數持續向下。劉明康總結説,中國尚未擺脫全球金融危機,討論政府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還為時過早。
劉明康同時坦承,內地今年要達到全年財政收入預算目標存在難度。他指出,內地的結構性矛盾正越來越突出,就業問題也令人頭痛,而不同行業,如鋼鐵、水泥、煤炭及建築材料等均存在産能過剩問題,此外政府還需繼續改善污染問題。
而對此,德意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有不同的想法。他在昨天發給CBN的一份報告中提醒説,澳大利亞的加息已給中國提供了一些參考,即貨幣政策應有足夠的前瞻性,國家貨幣政策應反映資産價格(股票和房地産)的變動。
更重要的是,貨幣政策轉向時所要求的GDP的增速不應定得太高。馬駿昨天向CBN記者指出,有澳大利亞的經濟學家曾向他透露,該國提早開始加息的一個原因便是,中國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使得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受益。
“如果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的外部效應使澳大利亞的GDP增長保持在0.7%,已足以使其央行開始退出刺激政策,”馬駿説,“中國在今年GDP同比增長基本可確定為8%~9%(明年一季度同比會超過11%)的情況下,就更沒必要過度擔心增長的根基不穩。”
馬駿建議,中國央行應在同比GDP增速達到10%、CPI 通脹達到1.5%時,只要通脹的趨勢還在繼續上行,就應開始進入小步走的加息週期,以避免經濟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