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5日訊 (記者何欣)工資上漲會加劇或推高通脹嗎?曾引起廣泛爭議和關注的“給工人加薪將導致通脹”是否是個真命題?通脹有類別(類型)嗎?有沒有一種通脹類型叫“工資通脹”呢?近日有媒體刊文稱“中國正進入工資通脹時期”,並稱這個時期可能長達10年。然而就通脹的“類型”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通脹本不複雜,也沒有那麼多類別,其無非就是流通中的貨幣比生産增加得更快。
“工資通脹”説認為,導致工資上漲的因素很多,物價上漲、房價飆升、勞動力供給趨緊和新一代農民工受教育水準的提高,都有可能推高名義工資的水準。臺灣和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經歷過,並出現了長達10年的工資高速增長時期,中國大陸目前很可能正處在這樣的階段。工資通脹推動消費增長,是結構調整的原動力之一。當劉易斯拐點已隱隱約約出現的時候,家庭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或將觸底反彈,中國經濟或已吹響了結構調整的號角。宏觀政策調控也應區分週期性和結構性通脹因素,並分別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因應之。
周其仁認為,無論“輸入型通脹”抑或“成本推動型通脹”甚至“滯脹”都經不起推敲,無法在邏輯上自圓其説。解釋通脹問題,還應從最基本的常識入手,向弗裏德曼問答案:某一項商品的價格上漲——不論因何而起——為什麼能夠推動物價總水準的上漲?惟有貨幣偏多,某項商品的供不應求才能傳導到其他商品的價格表現上。否則,糧食、生豬、蔬菜、勞力、土地、房子、首飾等任何商品價格的上漲,都不可避免地引起其他某些商品價格的下跌。口袋裏只有10元錢,買糖多花了幾元,買糕就只能少花幾元。樣樣漲價還能樣樣都買回來,除非你控制了印鈔機。
周其仁在解釋“成本”和“需求”的關係時説:在實際生活中,説人工成本升得急,還不是一家又一家公司爭相招工的結果啊?那是買方與買方相爭,激烈程度超過了賣方。問各家公司為什麼多招工?答訂單多到做不過來。訂單是什麼?市場對産品的需求嘛。很明白,“成本”是需求的一種表達,沒有需求,何來成本?如果真的“沒有超額需求”,哪會有“成本提高”這回事?再追下去,需求還不就是“以貨幣表達出來的需要”?人的需要無窮無盡,僅受到貨幣的約束而從未感到自由。這是説,離開了貨幣這一關鍵條件,我們根本不知道成本本身又是被什麼推動。因此,通脹本不複雜,無非就是流通中的貨幣比生産增加得更快。無端端地把通脹分出很多類別,邏輯上講不通,徒然增加記憶負擔,還可能分散治理通脹的注意力和關注點,因此沒有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