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把他看成另類“英雄”
科維爾大學畢業後就一腳踏進了巴黎國民銀行,並於2000年進入法國興業銀行。2005年,科維爾晉陞為交易員,負責歐洲股市指數期貨交易。就在當年,科維爾單邊做空德國安聯保險公司股票而為銀行狂賺50萬歐元。
初次大獲全勝的科維爾接下來下手更狠。由於深信歐洲股市的未來大漲,科維爾從2008年1月初開始操作一個以歐洲主要股票市場指數變化為基準的套利交易。根據套利交易規則,必須對相似市場特徵的投資組合做反向操作以對衝風險。然而他在大舉買入時並沒有做出對衝,而且這次下注的資金是500億歐元。而等到法國興業銀行監管部門發現他的做多頭寸時,歐洲股市也正在上演著令人目瞪口呆的大跌行情。最終法國興業銀行不得不為強行平倉付出慘重的代價。
法國總工會的結論是:科維爾可能希望通過賺取鉅額利潤來取得上司的賞識,以獲得更多獎金。而正是這種“單純”的動機,科維爾贏得了許多法國人的同情,甚至不少人認為科維爾不是流氓和騙子,而應當是另類“英雄”。
“我活在一個脫離現實的世界”
科維爾太需要出名了。與許多法國興業銀行的交易員畢業于著名大學不一樣,科維爾畢業的里昂第二大學並不耀眼。不僅如此,在法國興業銀行,科維爾的年薪包括獎金在內還不到10萬歐元,而如果一旦交易成功並坐上明星交易員的位置,科維爾就可以拿到公司裏最高30萬歐元(約合40萬美元)的獎金。
當然,科維爾今天可能為自己的莽撞而後悔,但因禍得福,鋻於其違規交易中得到驗證的高超電腦技術,科維爾只在2008年因接受案件調查而短暫入獄之後就被一傢俬人企業聘為資訊技術顧問,而且所拿年薪並不比他在法國興業銀行時要少。不僅如此,科維爾還在2012年5月推出了自傳《惡性迴圈:交易員回憶錄》,據説,該書曾在法國賣得相當之火。他在書中寫道,他在“銀行業的大型縱欲派對”中被當成“妓女”般看待。他接受法國《星期日報》訪問時透露,銀行業縱容交易員進行大量高風險活動,只要他們為銀行賺錢。他説:“我活在一個脫離現實和多方面不負責任的世界。”
這樁法國金融界最大違規交易案不禁讓人想起1995年,全球最古老銀行之一的英國巴林銀行宣佈破産,隨後更以象徵性的一英鎊價格被荷蘭銀行收購。
28歲的年輕交易員尼克 理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以銀行的名義認購了價值7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數期貨,並以買空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阪神地震後,日本債券市場一直下跌,巴林銀行因此而損失近14億美元,不得不宣佈倒閉。理森因欺詐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