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德國立場鬆動:是被動接招還是另有打算

2012-06-06 13:42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希臘退出”風波還未平息,西班牙銀行業危機又洶湧而至,一場圍繞歐洲銀行業危機治理的辯論由此展開。以歐盟、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三駕馬車”為代表的一派,支援建立歐元區“銀行業聯盟”等一系列新救助措施,同意歐洲救助基金直接對其注資。德國、荷蘭等國則持反對態度。然而,《華爾街日報》6月4日有報道稱,德方官員透露,該國可能會對發行歐元債券和救助銀行業等措施持開放態度,不過,該消息尚未得到德方證實。評論稱,一旦消息屬實,這將被視為德國立場的首次鬆動,其最終贊成新救助措施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增加。

  高盛歐洲首席經濟學家休皮爾5日在與本報記者連線時指出,德國此舉實為權宜之計。眼下正是歐元區的艱難時刻。宏觀經濟不理想,讓歐洲當局實現地區內部再平衡的能力一再遭到質疑,當前以緊縮為調整策略的可行性受到了各地選民的挑戰。這對於堅決擁護緊縮政策的德國來説,壓力可想而知。“想必德國也明白,將‘增長契約’融入治理框架是大趨勢,但如何在這一過程中推進歐元區的財政紀律建設,加速歐洲一體化進程,不僅關乎德國的切身利益,也是危機治理的大方向。”他表示。

  多方施壓 德國態度變微妙

  近期,由西班牙危機引發的歐洲銀行業救助辯論進入白熱化。歐洲央行、IMF先後對歐盟提出針對銀行業的救助方案投贊成票,令以德國為首的“反對陣營”更加孤立。儘管“三駕馬車”統一了立場,德國總理默克爾在5月31日的講話中,依舊態度堅決,不僅只字未提建立“銀行業聯盟”一事,還重申其緊縮立場。德國始終認為,發行共同債券、動用救助基金直接注資等舉措,會令成員國在獲得救助的同時繞開必須履行的義務,這無異於“開倒車”。

  不過有跡象表明,該國的反對立場或許正出現微妙變化。《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有德國政府官員透露,假如歐元區成員國願向歐盟讓渡更多主權,則德國可能針對歐元債券和歐元區銀行業聯盟等提議做出一定讓步,“願意放棄主權的成員國數量越多,我們設計歐元債券和銀行業聯盟等方案的積極性就越高”。

  “德方態度的微妙轉變並不令人意外。”當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表示,近期“退出”風險已從希臘蔓延至西班牙。如不及時採取較為激進的救助措施,整個歐洲銀行業將面臨一場浩劫,且加重歐債危機病情。因此,對德施壓之聲不絕於耳。本週一,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在聖彼得堡説,在即將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將提出“深化經濟貨幣聯盟整合”的具體實施方案,而有關銀行部門的整合將佔據相當重要的篇幅。另據路透社6月4日消息,有參加本月G20峰會的匿名官員呼籲,作為歐元區經濟引擎的德國,應承擔起責任,採取更多積極舉措刺激歐洲經濟增長。“金融大鱷”索羅斯更是對歐元區敲響警鐘,稱德國只有三個月時間拯救歐元。

  以退為進 “財政聯盟”或提速

  記者注意到,一向精明的德國自然不會無條件妥協,條件便是“要求各成員國讓渡更多主權”。據路透社4日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正在擬定一份“財政聯盟”路線圖,將在本月底的歐盟峰會上提出。報道稱,此舉是默克爾眼看“財政契約”面臨倒退威脅而採取的一項更為積極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一家中央機構以管理歐元區各國的財政,並賦予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和歐洲法院重大權力。路透社還援引德國官方的表態稱,默克爾在尋求歐洲採取協調行動,對就業市場、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以及稅收政策進行改革。

  當然,“財政聯盟”並非默克爾首創。早在2011年6月,時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特裏謝在德國亞琛講話時已提議成立一個歐洲財政部門來管理各成員國預算。當時,這一提議被認為有些天馬行空,認為即便要實施,恐怕也是一個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實現的夢想。因為對於一個貨幣聯盟來説,一旦形成“財政聯盟”,則意味著成員國將至少在財政主權方面做出前所未有的犧牲。如今,歐債危機已裂變成政治危機、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歐元區正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在這樣的危機時刻,“財政聯盟”這一當初認為遙不可及的想法或許正值提速之時。

  “目前看來,德國一方面在緩和同‘三駕馬車’及其他成員國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在加緊部署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德國立場並未出現實質性轉變。”丁純説。6月5日,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在接受當地一家媒體採訪時稱,建立“財政聯盟”是加強歐洲一體化邁出的第一步。此後,才有機會組建歐洲“銀行業聯盟”。

  危機治理 “緊縮”不是“萬靈藥”

  德國再次拋出“財政聯盟”提議。眼下,圍繞“增長”和“緊縮”的博弈不僅是本屆歐盟峰會的最大看點,更是歐洲決策層亟待解決的難題。在歐洲左翼勢力還未崛起之時,結構性改革曾被當作危機治理的“萬靈藥”。每當歐洲當局發現自身無法拿出更具體的解決方案時,總會提及結構性改革。然而,不久前的法國和希臘大選,則體現出公眾對於緊縮政策的抗拒,希望歐元區政策更加側重增長。由此,對於“增長契約”的討論沸沸颺颺,以作為此前簽署的“財政契約”之補充。

  危機中,平衡預算和刺激經濟總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對此,休皮爾首先否認了“萬靈藥”的提法,認為有效的財政調整需要更明顯的經濟增長,同時,經濟增長也離不開一個連貫的、能夠重建公共財政可持續性的方案。但他依然堅信,即便在歐元區政策可能向增長傾斜的當下,推進結構性改革仍是改革治理的前進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説,德國還應在結構性改革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