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觀察
2009年之後,貸款利率基本都是上浮,目前貸款市場供仍然小于求,90%左右的貸款都在基準利率或基準利率之上成交。
上週五,央行鬆綁貸款利率。當時的輿論一片叫好,認為是“中國利率市場化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在正確的方向上邁出了一大步”。
的確,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可以分作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市場化兩步走,先走貸款利率市場化,而穩住另一頭,可以更加謹慎和穩妥一點。
貸款利率放開,意味著銀行間客戶爭奪的競爭會更激烈。銀行為了爭奪優質客戶,貸款打五折,甚至會出現有的項目為了綜合收益,賠本都做。這實際上就是降低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銀行若為獲得更高利潤,它會願意轉向利息承受能力相對高一些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而這些企業過去是大銀行不屑一顧的。這樣的結果當然是最理想和最好的。
可是,2009年之後,貸款利率基本都是上浮,目前貸款市場供仍然小于求,90%左右的貸款都在基準利率或基準利率之上成交。因此此次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的實際影響有限。
而更現實的情況是,即使貸款利率降低,能夠拿到低利率貸款的只有那些有政府背景的大企業和大項目。另一方面,自上半年監管層加強影子銀行監管,以及隨後而來的抽緊流動性釋放而引起的“錢荒”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在求大於供的情況下,根本無須考慮降低貸款利率,反而有可能提高利率。如果僅是放開貸款利率而不放開存款利率,可能會加大銀行的利差。
因此在貸款利率放開之後,必須儘快放開存款利率。只有放開存款利率,才是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實質和核心。
但是開放存款利率要具備一些條件。
首先是要有存款保險制度。我國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已基本成熟,相信這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其次,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能力極差。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放開存款利率管制的一剎那,都有因銀行風險管理能力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混亂。而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保護下的中國銀行業,只會看有無抵押物,或者看貸款者是否有政府為後臺支撐,還有就是做與房産有關的貸款,中國各商業銀行幾乎都缺乏以跟蹤、分析貸款客戶現金流為還款能力依據的風險管理能力。一旦存款利率開放,需要有所準備。
第三,存貸款利率全部放開,實現人民幣利率市場化,中國各商業銀行的利差大幅度縮小那是必定的,銀行的利潤也會隨之下降。那時銀行必然會提出他們手中的籌碼,也就是其賺錢的工具太少。因為中國現在的存準率太高,各商業銀行手中可以運用的籌碼相對是少的。因此,在適當的時候應該把存準率逐步降下來。
三個條件也是中國銀行業面臨的三個問題,尤其是第二個一時難以解決。可是,我們又不可能等到中國各商業銀行把本領都練好之後,才去開放存款利率,而且空想式地去歷練也不可能真正提高本領。只有在存款利率放開之後,也就是在人民幣利率市場化之後,在實戰中、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提高,那才是真正的中國銀行業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貸款利率放開之後不久,存款利率也應該適時放開。
(□鬱慕湛 上海 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