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機攤上“高利貸” 利率畸高引爭議

2013-05-20 13:52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林天泉

  大學生借高利貸買高檔數位産品引爭議。(CFP供圖)

  新型消費金融瞄準低收入群體 利率畸高引發爭議

  高利貸,這個詞一般都出現在非陽光化的民間借貸領域,但近期正規的金融企業也被捲入到利率畸高的爭議當中。上週末,央視的報道指出,有大學生在購買手機和電腦時遭遇到了貸款陷阱,不僅要償還本金,而且還要承擔高額的利息、擔保費和服務費,這些費用加在一起最高超過了本金的一半,年化費率甚至超過50%。涉及的捷信公司回應稱已啟動相關調查,一旦發現違反公司內部制度的行為,對參與的個人執行嚴厲的違紀處分。

  在央視報道的案例中,重慶的大學生小唐為給自己添置一部新手機,採納了商家建議通過一家名字叫“捷信”的公司辦理分期付款,小唐因此只付了300元錢就拿到了3000元的手機,剩下的2699元選擇用貸款的形式支付。

  金融企業涉嫌“高利貸”?

  小唐後來發現,在自己的貸款合同中,他要連續12個月還款,每個月需要還款339元,這意味著他一共要還款4068元,比2699元的貸款本金多出1369元,利息和各種費用竟然超過本金的50%以上。

  而小唐的個人消費貸款申請表顯示,這筆貸款的月貸款利率為1.67%,月客戶服務費率為1.79%,另外還有0.77%的月擔保服務費率,這樣每個月費率加一起是4.23%,乘以12個月,年費率高達50.76%。

  央視還披露,捷信的工作人員在給大學生辦理分期付款的過程中,還幫助借款人造假來獲得貸款。但在大學生無法償還貸款時,就用盡各種辦法催收貸款。

  記者昨日登錄捷信的官方網站發現,捷信在廣東、山東、湖南、湖北、重慶、四川等地均有業務,僅在廣州就進駐蘇寧、國美等商家的20余家網點。捷信在自己的介紹中則透露,捷信集團是歐洲領先的消費金融提供商之一。捷信(中國)則是國內領先的消費金融供應商,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國際金融投資集團PPF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消費金融費率引爭議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説,小唐所涉及的貸款合同是國內正在興起的消費金融。捷信就信心滿滿地表示,“捷信為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提供60分鐘內店內獲得分期付款的服務,只要消費者有固定收入,就能先消費後付款。”

  事實上,包括捷信在內的消費金融類企業目前主要瞄準低收入群體,其中大學生和農民工是重要的目標客戶。“資質較好的消費者一般都有信用卡。”業內人士透露。

  某家電連鎖企業的高管則向記者指出,捷信在其連鎖門店內確實是向客戶提供各類消費再保險的業務,“捷信並不是貸款提供方,它只是對貸款進行擔保,業務都是合規的。”這位高管説,但由於涉及的主體較多,費率確實比較高。

  消費金融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捷信的放款成本較普通銀行要高,承擔的風險也要高,收取一定的費用無可厚非。

  但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認為,“小客戶群體由於成本和風險往往高於大客戶,費率上浮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像捷信這樣高達50%的費率就遠超合理範圍。這就有點變相放高利貸的意思了。”

  郭田勇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對此應該要有明確的説法,不然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獲取高額利潤。

  最新回應:捷信稱啟動調查

  捷信昨日就相關問題回應指出,公司一直以來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法規,現在公司正積極地就報道中的質疑與監管機構進行聯繫溝通。

  捷信稱,公司立刻展開了深入的調查。若調查結果證明任何質疑確有發生,這將會定性為嚴重違反公司內部制度,“我們將會有專項的行動以查明報道中所據稱的銷售人員參與的情況,公司決不容忍任何類似的行為發生,一旦發現將會被認定為違反《公司行為準則》,對參與的個人將執行嚴厲的違紀處分”。

  不少消費者對大學生捲入高利貸的事件認識較為理性,“簽合同(協議)的時候,都不看清楚條款?自己借了多少錢,要還多少錢都不算一下?”有消費者質疑,如果合同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都沒有進行回避,那麼大學生是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捷信也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面對所有客戶做到高度清晰透明,保證對他們提供有關如何獲得安全的和負責任借貸的全面資訊”。

  在捷信官網提供的“貸款計算器”中也可以清楚看到,消費者可以選擇的首付比例在10%~50%之間,貸款期限則從9個月~24個月分為5檔,如果消費者選擇了首付比例和貸款期限,每月的還款金額立即就能得出。(文/ 記者劉新宇)

  標簽:捷信高利貸大學生PPF費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