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違約風險積聚 風險事件頻現

2012-10-26 1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今年以來,信用債風波不斷。繼海龍債和賽維債之後,近日新疆中基實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新中基”)的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被下調,北京康特榮寶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特榮寶”)無法兌付發行的票據款項,兩起信用事件再次引發市場對信用債違約風險的關注。

  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債市規模的迅速擴張,風險也在不斷積累,局部、個別風險已經比較突出,但對債市的影響有限。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未來應警惕中低評級和産能過剩行業信用風險。

  本月再現兩起風險事件

  10月份的兩起信用事件無疑讓因海龍債和賽維債風波心有餘悸的投資者再度繃緊敏感的神經。

  10月11日,中誠信國際發佈公告稱,決定將新中基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為CC,將“11新中基CP001”的債項信用等級由A -1下調為B,均列入可能繼續降級的觀察名單。

  公開資訊顯示,新中基曾于去年11月份發行了4億元短期融資券,期限1年,票面利率8.30%,到期兌付日為2012年11月7日。而此次中誠信國際下調新中基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並非偶然。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中基營業利潤為-2.11億元,資産負債率由2011年末的98.39%上升至2012年6月末的103.58%。同時,新中基已經有8筆總額為5.26億元的銀行借款未能按期償還,直到今年年底,還有6.94億元到期債務需要償還。

  就在新中基信用評級被下調一週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度第一期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聯合發行人之一的康特榮寶公告稱,由於流動資金緊張,公司暫時無法按照償債保障措施及資金償付安排的提取計劃,在兌付前第20個工作日向償債準備金賬戶歸集首筆兌付資金,而這筆債務將由首創擔保履行代償責任。

  “海龍債、賽維債最終在政府和銀行支援下如期兌付,説明中國的垃圾債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即使新中基評級下調,市場恐慌情緒也不如以前。”華龍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尹曉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副總裁、評級總監周沅帆告訴記者,信用風險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隨著債市規模的迅速擴張,風險也在不斷積累。2012年作為債券集中償付期,市場震蕩在所難免,局部、個別風險已經比較突出。不過,總體而言,上述個債風險對債市的影響有限。

  對於政府兜底的行為,周沅帆稱,從表面上看是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只有容忍違約事件的發生,才能培育出成熟的投資者和健全的信用評級制度,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市場。

  業界呼籲加強資訊披露和懲戒措施

  由於債市風險在不斷積累,在業內看來,為了對信用債風險進行有效揭示和防範,必須進一步加強資訊披露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對違規的發行主體和相關仲介機構加大懲戒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三季度由雲投債風波引起的城投債恐慌性拋售曾導致信用債收益率大幅攀升,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而今年的海龍債事件同樣引發了市場對低等級信用債信用風險的擔憂。因此,企業真實、及時、全面的資訊披露對投資者而言非常重要。

  在周沅帆看來,目前資訊披露所暴露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操作細化程度不高、監管機構對於發行人等披露主體的監管力度不足、激勵懲罰機制不完整等,尤其是尚未健全的懲罰機制使得資訊披露制度難以對發行人形成有效制約,發行人缺乏進行及時有效資訊披露的動力。因此,他認為加強資訊披露首先應明確發債主體資訊披露責任,加強資訊披露的全面性和真實性;其次,按照建立自律處罰體系的整體要求,充實完善資訊披露違規處罰體系。同時,信用評級機構要發揮其在信用風險方面的優勢,強化持續跟蹤安排。

  在監管層面,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今年修訂併發布了《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訊披露規則》,對可能影響企業償債能力的重大事項的內涵和外延、已披露資訊變更程式、資訊披露的及時性標準、資訊披露違規處分等方面進行了細化規範。

  而山東海龍因為資訊披露問題也遭到公開譴責,銀行間交易商協會認為,山東海龍未真實、準確、完整地向市場披露財務資訊,存在財務欺詐和虛假記載行為。上述行為嚴重損害了投資者權益,給市場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違反了資訊披露規則的相關規定。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和股票市場上市公司資訊披露水準相比,債券市場資訊披露還有很大差距,同時由於信用債各品種分別由發改委、交易商協會和證監會管理,三者執行的標準和力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各管理部門應該建立統一的資訊披露規則及相應的懲罰機制。

  警惕中低評級品種信用風險

  儘管信用事件頻現,但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債券市場運作平穩,並無整體系統性風險,但需警惕在經濟增速下滑背景下中低評級企業和産能過剩行業的信用違約風險。

  華龍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尹曉光認為,目前信用債收益率處於下行態勢,隨著經濟逐步見底,信用風險和信用利差在後期將逐漸減小,整體風險不大。

  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向記者表示,經濟增速緩慢,市場預期第三季度見底,但明年增速不會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實體經濟短期內很難恢復,信用債風險在不斷加大。“從信用風險來看,城投債在短期內相對安全,但包括鋼鐵、光伏在內産能過剩行業信用狀況令人擔憂。”

  周沅帆認為,經濟下滑必然影響企業的業績,而金融機構也會惜貸,企業籌集資金的成本和難度加大。同時,企業的資産價值也會縮水,對於某些債券的抵押擔保物也同樣會減值。因此,經濟下滑會加劇信用風險。

  在周沅帆看來,經濟下滑所帶來的風險特點主要為週期性和行業性。週期性特點體現在信用風險一般會隨著經濟形勢好轉而減弱;行業性體現在對一些政府支援的重點類行業,越是經濟下滑,政府對該類行業的投入就越大,因此其信用風險相對較弱。

  在投資策略上,有分析人士指出,信用債行情將開始分化,低等級信用債風險較大。特別是在三季報業績大面積預減時,更需要甄別信用風險。建議回避強週期、産能嚴重過剩和出口型行業。而隨著失業潮和停工潮的加劇,低評級債券的信用風險未來可能進一步顯現,四季度將是市場偏好從低評級向高評級風格轉換之時,尤其是在結構調整過程中,若信用風險不斷暴露,終將會出現實質違約的情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