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證券控制權殘鬥內情

2012-09-17 14:00     來源:人民網     編輯:王偉

  金融之爭 國資委不肯放手

  楊志茂對東莞證券的鍾情不是空穴來風,他除了掌控兩家A股上市公司(另一為楊氏夫婦持股27%的ST博信),還持有東莞證券44.6%、清遠市農村信用社2.69%、華聯期貨公司3%的股權,涉足大金融。

  據東莞某金融圈人士稱,前幾年在一家東莞擔保公司的資産重組方案中曾見“楊志茂”的名字,後來這家擔保公司重組失敗倒閉了,楊志茂入股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其實,楊志茂在東莞最為人知的産業是東莞新世紀科教拓展有限公司,其與妻子朱鳳廉分別持股80%、20%。該公司主營教育、投資等,位於東莞鳳崗鎮的東莞新世紀英才學校就是他的資産。

  儘管如此,楊志茂本人的精力多投入于金融産業和資本運作,據錦龍股份內部人士透露,楊志茂在資本運作方面都是親力親為,包括這次東莞證券控制權之爭。

  就在楊志茂佈局“金控”平臺之際,東莞市國資委也看好金融資産,對東莞證券的控股權不肯放手。記者從東莞市金融辦了解到,目前東莞有12家上市公司,但無一是金融企業。

  記者從2011年《東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獲悉,截至2010年金融業只佔東莞總體經濟4.13%的比重,市政府有意提高金融業的産業地位。

  而作為國資委控制下的企業,也是東莞最早3家上市公司之一的東莞控股首當其衝佈局金融。

  就在城信電腦中止與錦龍股份合作協議不久,第二年(2008年)3月,東莞控股準備接手城信電腦手中20%的東莞證券股權。但首次進展緩慢,停牌1個月後被迫復牌,直到2009年4月正式完成股權收購。

  同年,東莞控股又購買了東莞信託6%的股權,業務明顯向金融業擴張。東莞控股表示:“這符合本公司適度多元化的發展戰略,通過收購東莞證券等股權,有利於改善公司主營業務過於單一的狀況”。

  截至2011年末,東莞控股分別持有東莞證券20%股權、東莞信託6%股權、東莞長安村鎮銀行5%股權、東莞松山湖小額貸款公司20%股權。

  按照20%計算,2011年東莞證券為東莞控股貢獻了1300萬左右的投資收益,加上東莞信託、松山湖小額貸款公司分別貢獻的450.00萬元、360.81萬元投資收益,金融資産利潤貢獻合計佔東莞控股當年凈利潤的6%。

  而東莞證券的另外兩家股東,財信發展、金源實業分別持有東莞證券20%、15.4%的股權,財信發展是由東莞市國資委100%出資設立的,而金源實業則是集體所有制性質。

  由此可見,國資委入股的金融企業眾多,其中有出於東莞市扶持金融業的考慮,對東莞證券這種本土比較優質的金融資産更加不肯放棄。

  東莞證券的尷尬 不能選擇爹娘

  兩個陣營的股東都有強烈的增資意願,這反倒讓東莞證券為難了,現在錦龍股份和東莞控股都公告稱“三個月內”不會再次啟動增資擴股事宜。

  這對有融資需求的東莞證券來説,處境有些尷尬。東莞證券董秘陳志鋒表示:“這個事情沒辦法,我們不能選擇誰來當控股股東,就像不能選擇爹娘。”

  “誰是控股股東,其實對東莞證券影響不大。如果是楊志茂獲得控股權,那民營控股的東證可能經營上更靈活,雖然可能失去國資委的支援,但東莞市也虧待不了本土企業。”上述熟悉國資委的人士説道。

  據介紹,東莞證券目前49家營業部有21家在東莞市內,其餘28家分佈于廣東(除了東莞)、福建、江蘇、浙江、河北、遼寧等地,“我們已經是全國性券商,不再提區域性和中小型券商的概念”。

  2011年,受市場成交量萎縮影響,東莞證券實現凈利潤1.02億元,降幅達到75.87%。今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1.36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準。

  外界一直猜測,東莞證券此番增資擴股是為上市做準備,其實“上市”還為時尚早。陳志鋒告訴記者:“這次增資擴股是為公司的發展需要考慮,上市是目標,不過還沒有計劃。”

  “市裏有一個3年內上市的規劃”東莞控股證券部人士表示,“東莞證券都還沒增資,至少得擴充資本金,怎麼也得達到其他券商上市前的水準才行。現在沒有眉目,從督導到上市也差不多要3年時間了。”

  當下,增資擴股一旦被擱置,東莞證券的業務擴展可能會受到影響。今年6月,東莞證券的融資融券首筆交易誕生,“兩融”投入了10億,“融資融券、直投業務等需要錢,目前是投入期。”陳志鋒説道。

  不管控股權之爭誰勝誰負,最終東莞證券還要增資,至於三個月後會不會啟動,陳志鋒表示:“還沒到那時候,現在誰也不知道。”

  來源:理財週報 楊慶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