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激發市場活力 發審制度改革是核心

2012-11-20 10:59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范樂

  編者按:當前的市場表現讓投資者困惑,一方面是實體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勢頭良好,一方面是作為經濟晴雨錶的資本市場持續低迷。資本市場改革重心在哪?如何建立起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的機制?本報今日起推出《激發股市活力系列報道》,和專家學者、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負責人、投資者、監管層等各路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從市場監管、交易和上市公司建設等方面共同進行探討。”

  “激發市場活力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將發審制度從根本上進行改革,讓市場供求嚴重失衡的狀態能夠得到改變,嚴重的供過於求,股市是不可能有活力的。”著名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華生認為,目前我國的股市運轉並不健康,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從整個市場來看最主要的表現在,上市公司品質總體不高、市場結構仍然嚴重扭曲,市場投機炒作氛圍仍濃厚、市場供求嚴重不平衡、新股發行改革也走偏了方向。

  雖然針對今年低迷的股市,監管層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但華生認為,很多改革都屬於細枝末節上的,並不會起到很大作用。即使是推出T+0制度,意義也並不大,因為我們市場交易的換手率在世界上已經算是最高的了,進一步增加換手率,指望它來激發市場活力,最終作用有多大值得商榷。

  “實際上發行審批制度的改革是整個改革的核心。”華生表示,如果我們真想使把市場的活力激發出來,提高證券市場的投資回報價值,就需要從審批制向有高門檻準入的核準制轉變。

  華生表示,提高上市門檻和統一規範的標準,是取消實質性審批,讓市場本身平衡供求和投資者自主進行投資決策的基礎和前提。在我國當前市場估值結構和供求狀況下,各方面的條件和改革都未到位,大幅提高上市標準,才是從重融資轉向著重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措施。此外,他還建議應建立基於資訊披露和統一規則的追責制度,並減少行政干預,為上市公司及各類仲介機構鬆綁、減負。

  他表示,股票市場活力能否釋放取決於國內外經濟和股票市場本身制度怎麼變革。從大週期來看,過去的10年是擠泡沫的10年,現在的市場整體來看估值已經處在相對比較合理的區域了,未來10年應該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而當前最主要的是需要在發行審批制度上做重大的改革。實行從審批制向披露制的轉變,涉及到我國證券市場制度構造脫胎換骨的改造,它對於改變中國股市的扭曲結構、夯實價值投資基礎和實現長期健康發展,具有奠基性的意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