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銀根放鬆須力度效率並重

2012-06-04 09: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中國4月份的經濟數據表明,控制通脹已經不是當下經濟發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穩增長”已是當務之急。因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預計貨幣政策將會繼續發力,預調微調的力度將有所加大。

  但也要注意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以釋放一定的流動性,但這部分資金能不能如大家希望的流入實體經濟,流入代表經濟結構調整方向的産業,流入中小企業,是有待觀察的。如果像之前的“4萬億”一樣,資金主要流向了地方政府主導的各種投資項目,那麼適度放鬆的貨幣政策效果會打折扣。

  當然,現階段也可能存在貸不出去的情況,即存在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問題。當經濟被普遍預期不好時,無論央行如何增加流動性,都不被微觀主體所吸收。在中國,這種現象局部存在著。這並非由於企業本身需求不足,而主要是由於政策因素。

  筆者認為,錢應該流入代表經濟結構調整方向的新興産業、高科技類企業、中小企業,包括“三農”等。但現在流動渠道並不暢通。一些大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以前習慣於壘大戶等放貸模式,一旦以前的一些大戶並不需要太多錢,或錢投不進去,這時即使降低存準率,但大銀行仍難適應這種格局,仍只會向大戶放款,致使錢仍被困在銀行。4月份貸款創新低一方面是因為需求萎縮,但也要看到金融調控模式需要進一步完善。

  其實,很多中小金融機構放貸能力很強,但現在對它們有存貸比指標等。這些銀行的中小微企業客戶佔比較高,其中有很多想貸款者。目前銀行體系存在的這種結構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

  因此,從未來趨勢看,宏觀調控要完善,必要的話,可以取消信貸規模管制,釋放出中小銀行的放貸空間。

  總之,在經濟下行趨勢日益明顯之際,適當放鬆銀根是有必要的,但在適度放鬆的同時應注重力度和效率,貨幣政策肯定不能大幅地盲目擴張。筆者認為,既要在貨幣放鬆的力度上有所控制,還應適度引導資金投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民生等領域,重點支援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生産性投資。在這方面,政府應當下大功夫,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堅決杜絕地方政府大幹快上現象。同時,改革和開放的力度也不能放鬆,打破國企壟斷(要讓社會資源加快進入現代服務業)、減輕企業和民眾的稅負,才是經濟長期增長的根本動力所在。

  另外,央行是否會通過連續微調貨幣政策來穩增長,取決於本次存準率下調的效果。我認為,二季度內,降存準可能還會有,但年內具體有多少次,要看經濟實際運作情況。目前的貨幣政策應保持穩健,只適宜進行微調。至於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央行會不會進一步下調利率,我一直認為調整利率可以考慮,但應該進行非對稱下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