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蔡洪平:低風險債券有很大市場需求

2012-05-17 10:47     來源:中國證劵報     編輯:范樂

  德意志銀行亞洲區投資銀行部主席蔡洪平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證券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未來業務增長和風險控制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債券市場的發展,包括高風險和低風險的産品,特別是低風險的債券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風險控制和業務增長相輔相成

  中國證券報:您如何看證券公司開發一些高風險的産品?

  蔡洪平:一些産品具有高風險,但有其價值發現的功能。比如期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雖然産品風險高,但就像不能因為螃蟹鉗人,就不吃螃蟹。在歐洲債務危機中,希臘主權債務的信用違約掉期(CDS)飆升,就幫助市場發現了希臘政府的財政問題,讓希臘政府無法再“借錢消費”,充分體現産品的價值發現功能。

  中國證券報:某些國際券商,由於交易員在高風險的衍生品上的投資失誤,給公司帶來幾億乃至幾十億的損失。券商對於這些高風險産品的開發和管理應該如何控制風險?

  蔡洪平:這裡面有系統風險,也有個別的操縱風險。最主要的是風險控制上的缺位。

  對於高風險産品的控制,我覺得在券商內部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德銀,在風險控制上就有幾道“防火牆”,包括通過交易的審批控制、不同地區的額度控制、交易規模的控制、和內部的風險管理控制。在德銀內部,風險控制官擁有一票否決權。

  債市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中國證券報:國內的證券公司與國際證券公司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僅從創新的角度來看,國際券商與國內證券公司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面?

  蔡洪平:創新就是發展,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而水到渠成的事。A股現在IPO市場的規模不小,不過從完整的發達市場來看,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創新不僅只是券商參與,也需要監管機構和市場環境來配合。

  目前國內券商投行業務主要集中于股本市場,包括發新股和增發,未來在債券發行、可轉債、衍生品、對衝産品等方面還有很多業務可以做,特別是債券市場。

  中國證券報:您特別提到中國的債券市場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不可以具體談一談?

  蔡洪平:債券市場的發展,包括高風險和低風險的産品。特別是低風險的債券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比如高息債和可轉債市場。這些債券對投資者而言風險較低,可以為社會生産提供服務。

  另外,政府發債這方面的業務也大有可為。中國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遠小于其他國家,日本政府負債佔GDP的比重超過200%,義大利和美國政府負債佔GDP的比重分別約130%和100%。中國的政府債市場如果發展起來,可以大大降低銀行的壓力。對於高風險債,要完善債券評級體系,保證債券發行體的品質。

  中國證券報:經過這麼多年的財富積累,國記憶體在巨大的財富管理需求。在資産和財富管理上,美歐投行如何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蔡洪平:長遠看財富管理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當前中國還是在初始階段。目前這塊業務的發展還受制於以下幾點:一是中國的文化,不習慣把錢交給別人打理。二是目前市場投資品種少,投資目標集中于股票和債券,産品的回報主要就是股票的投資回報。國內券商受惠于地域和制度,在財富管理方面其實比外資券商更有優勢。

  海外並購是有益嘗試

  中國證券報:國內的一些券商也在嘗試並購海外的金融機構,您對這個怎麼看,中國投行有必要通過並購提高業務水準,走出去嗎?

  蔡洪平:我覺得海外並購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我説過中國有兩個遺憾。一個是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但頂級的品牌卻沒有一個中國本土的品牌。另外,中國的GDP已經達到世界第二,A股市場的發展也有20多年的歷史,中國每年都有很多企業到海外上市,但中國卻沒有一個全球性的中資背景的投行,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

  兼併收購是金融機構發展的捷徑。當然跨國並購對於美歐投行可行,中國投行未必要這麼做。畢竟還有地域文化和制度的不同,不過目前已經到可以進入議事日程階段。但收購要小心謹慎,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也不是為了民族虛榮心而收購。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