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産價格上升,雖然暫時避過大蕭條,但有專家指出,由於資産市場的升勢未能反映實質經濟狀況,加上失業率仍然高企,可能會引發另一次泡沫爆破。
據香港《文匯報》援引外電報道,隨著金價和股價上升,引發決策者是否透過大量注資製造出另一個泡沫的疑問,正如前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在科網股泡沫爆破後,大幅減息至1厘,並一直維持低息環境長達3年時間,以致美國樓市出現史上最大泡沫。
現在全球央行和財政部門都減稅、增加開支和進行貨幣寬鬆政策,撰寫《格林斯潘的騙局》的作者巴特拉表示:“我們正重復格林斯潘的錯誤,但今次的規模更加大,在新一年將會出現另一次大爆破。”
除了巴特拉,“末日博士”魯比尼亦是其中一名預言危機臨近的經濟學家,他月初警告美國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利差交易”的中心,令所有其他類型的資産價格上升。
前聯儲局理事米什金錶示,泡沫分“信貸激增”泡沫和“非理性充溢”泡沫兩種,2007年爆破的屬於“信貸激增”泡沫,這種泡沫比“非理性充溢”泡沫危險很多,因為資産價格上升,消費者可輕易借錢購買更大的房屋,令樓價進一步上升,當樓價下跌,消費者除了面對物業大幅貶值,還要背負龐大債務。
米什金認為現在的資産升值屬於“非理性充溢”泡沫,不會造成“信貸激增”泡沫的惡性迴圈。不過,另一名分析師史密瑟斯表示,即使“非理性充溢”泡沫也會帶來危險的長遠影響,如屬於“非理性充溢”的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後,引致美國減息減稅,醞釀出樓市泡沫。
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企圖紓緩外界的憂慮,他相信債券和股票等價格上升對經濟是好事,因為這可以減低企業融資的成本,加強企業預防衰退的能力。
現在市場只有兩種情緒,一種是深度的憂慮,另一種是瘋狂的興奮。自從春季市場開始反彈,有些投資者打賭經濟強勁反彈,商業快速恢復正常,這一點正是分析家憂慮的地方。瑞信的分析師巴裏表示:“現在的情況聽來太好了,好得不能相信,現在是時候認真處理資産和信貸的問題,這些問題能造成長遠而龐大的影響。”
巴特拉表示,自前總統裏根年代,美國産品供應增加與實質薪金減少之間存在嚴重錯配,“格林斯潘當年依靠創造債務和財政赤字,令需求與供應達到平衡。”
即使相信已再次出現泡沫的人也表示,央行現在無可選擇,惟有繼續使用貨幣寬鬆政策,希望資産價格的上升成為明年強勁增長的催化劑,令消費者有信心再次消費,企業透過投資和新增職位響應消費者強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