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未復蘇影響中國
韓寶江認為,中國經濟目前受世界世界經濟影響很大,2007年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達到了67%,僅出口的貢獻率就在36%左右。當前雖然美國奧巴馬政府的政策初見成效,但是美國只是世界經濟的一個單元,還要看歐洲的經濟復蘇情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果中國想僅依靠自身實現復蘇,至少在經濟轉型未完成之前是不可能的。儘管中國存款總量很大,但是目前中國國內市場面臨的情況是:有需求的沒能力,有能力的沒需求。
至於為什麼判斷世界經濟仍將繼續衰退,則是基於以下四點:一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仍在蔓延,導致美國人不敢消費,同時導致歐洲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美國賴以拉動經濟增長的雙引擎全部熄火,經濟復蘇尚需時日。二是東歐金融隱患可能誘發新一輪金融海嘯。當年東歐經濟轉型,主要靠西歐的支援,於是形成了大量的外匯負債。當前金融危機爆發,西歐的銀行頭寸不足,向東歐各國討債。由於轉型後東歐各國經濟發展普遍不是很好,如今面臨資不抵債的困境。如果東歐國家破産,欠款將成為死債,將對歐洲經濟産生嚴重衝擊。三是美元無節制發行和美元貶值,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四是資源價格大跌,以資源出口為支撐的經濟體受到嚴重影響。
自身積累矛盾面臨釋放
韓寶江做出這一判斷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這場國際金融危機成為誘因,導致中國30年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矛盾有可能在當前釋放,於是中國經濟面臨新的不確定性。
韓寶江説,在金融危機前,中國經濟正經歷了高速增長的10年,本來就該進行調整;同時,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增長,從國際經驗上看,也進入了該調整的階段。
他總結,中國經濟面臨的深層矛盾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三農問題與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矛盾突出;區域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差距擴大,區域協調發展問題突出;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民生問題尖銳與構建和諧社會矛盾突出;人與自然發展不平衡,環境與污染比較嚴重,經濟發展也存在整體下降的趨勢;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不平衡,內需不足與擴大對外開放當中摩擦增多的矛盾;經濟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低,發展方式粗放與可持續發展能力低下的矛盾。
經濟增長後勁依然很足
雖然中國的經濟目前面臨著來自國內外兩方面的壓力,但是韓寶江也強調,要對日後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信心。他説,由於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晚,此次次貸危機除了導致部分國企做石油衍生品期貨賠了錢以外,次貸對中國的影響不過是8萬億美元左右,問題不大。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儘管部分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有所減弱,當經濟增長的後勁仍然充足。
這源於對中華經濟的五方面判斷:首先是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在加速發展,將帶動眾多産業;其次,中國城市居民的消費結構在快速升級,擁有巨大的需求;再次,中國的資訊、房地産、機械製造等産業正在快速發展;此外,中國具有充裕的資本、勞動、技術等基本要素;最後,中國政治和社會穩定。
韓寶江説,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不過為了加快中國經濟復蘇的腳步,還應努力尋求有效的宏觀政策。對此,他給出八點建議:首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第一位的是保發展,第二保民生,再次保穩定。其次,要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第三,必須立足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著力解決“二元經濟和二元體制”難題。第四,必須加快經濟轉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經濟結構,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第五,必須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第六,必須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勞動所得和居民收入所佔比例,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第七,必須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第八,大力轉變粗放的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提高外資品質,加快走出去步伐。(方燁、張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