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降息要以老百姓利益為根本出發點

2009-03-18 10:24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燕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2009年最新一期《中國金融》就當前貨幣政策的幾個問題發表了看法,以下為訪談全文。

 資料圖片: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中國政府網前留影。陳濤 攝(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2008年上半年貨幣政策操作總體把握得當

    記者:一年來,隨著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我國貨幣政策取向進行了多次調整,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但也有人認為,在2008年上半年就應該鬆動貨幣政策,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易綱: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歡迎社會各界包括學者、企業、地方政府提出他們對貨幣政策的訴求,我們也能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鑒。關於這個問題,我主要講以下幾點:

    從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貨幣政策的基調是反通脹。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順差大幅增長,外匯儲備大量積累,外匯佔款成為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從GDP增長率看,改革開放30年來平均為9.8%;2003年到2007年平均為11%,是一個增長非常快的時期。這段時間的主要風險是通貨膨脹。其中,2003~2004年、2007~2008年是通脹明顯上升的時期。2004年、2007年和2008年CPI漲幅分別達到了3.9%、4.8%和5.9%。因此,在這個期間貨幣政策反通脹的取向是正確的。

    在2003~2004年反通脹的貨幣政策操作中,一個重要標誌是人民銀行從2003年4月22日開始發行央行票據,用以對衝過多的流動性。當時正值非典的肆虐期,還有伊拉克戰爭等不確定因素,但人民銀行已監測到通脹壓力正在上升,及時啟動發行央行票據。另外一個重要標誌是2003年9月人民銀行在這一輪週期中第一次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便是採取了如此力度的緊縮措施,2003年人民幣貸款增長率還是達到了21%,是這個週期的最高點;當年M2增長也高達19.6%。2004年CPI漲幅達到了3.9%,通脹壓力比較大。如果沒有2003年貨幣政策的大力度緊縮,2004年的通貨膨脹率還會更高。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針對2007~2008年的通貨膨脹,人民銀行採取了多種政策措施來應對。2007年貨幣政策由穩健轉為從緊。10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共5.5個百分點;6次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計提高1.62個百分點,達到了4.14%,一年期貸款利率累計增加1.35個百分點,達到了7.47%;還有頻繁的公開市場對衝操作,這都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力度。實際上,在這一輪五年多的反通脹過程中,2007年的貨幣政策力度是最緊的。儘管有如此緊縮的貨幣政策,2007年我國經濟還是出現了過熱跡象,GDP增長高達13%,資産價格大幅上漲,CPI漲幅也高達4.8%,M2增長率為16.7%,人民幣貸款新增3.63萬億元。可以想像,如果沒有貨幣政策調控的話,資産泡沫可能會吹得更大,泡沫破裂後的損失也會更加嚴重。

    也許有人會問,2007年經濟這麼熱,會不會是2006年貨幣投放過多造成的? 2006年我國M2隻增長16.9%,人民幣貸款也僅增長15.1%。也就是説,如果沒有2006年、2007年貨幣政策的緊縮措施,不管是股市泡沫還是樓市泡沫還會吹得更大,很可能會出現日本經濟泡沫時的現象。應該説,這次宏觀調控汲取了日本的經驗,堅決實施了反通脹的貨幣政策取向,才使我們成功地渡過了這兩次比較大的通貨膨脹危險期。

    總的來看,在這五年中,無論從就業、進出口還是經濟增長率、通脹率指標來看,反通脹的貨幣政策取向無疑是正確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