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資本市場 A股IPO融資全球第1説明瞭什麼

2010-12-02 09:30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張蕾

  今年以來,無論是新股發行頻率還是融資規模,A股市場都創歷史新紀錄。統計顯示,今年1-11月,滬市兩市IPO共311宗,融資總額達到4500.67億元。這個成績已然讓中國A股成為全球最大的IPO市場。要知道,在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迷霧尚未完全撥清的背景下,中國A股市場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以新興加轉軌為基本特徵的A股IPO融資居世界第一説明什麼呢?

  一是股市的“蓄水”功能越大,服務國民經濟的能力就越強。融資是股市的核心功能,融資規模越大説明股市的資源配置作用越強。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和融資功能大幅提升説明股市對國民經濟實體的服務能力也越來越強。資本市場被譽為國民經濟的“晴雨錶”。如今,中國股市正呈現經濟“晴雨錶”的作用。一個強大而健康的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運作的有力保障。截至11月底,A股上市公司數目已經超過2000家,股市總市值已達到26萬億元,在世界上位居第3位。而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排名第2位,兩者位次接近。這不是數據上的巧合,而是股市作為國民經濟“晴雨錶”功能的初步顯現。

  今年A股IPO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小板與創業板。從結構上看,中小板與創業板企業構成了今年IPO融資的主體。今年以來311宗IPO中,中小板企業獨佔186家,佔比近六成;創業板企業103家,佔比約33%;主機板企業22家,佔比僅7%。從融資規模上看,中小板企業共計募集資金1870億元,超過主機板的1787億元成為A股今年前11個月最大的融資板塊。中小板與創業板IPO一枝獨秀,源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主機板服務大型企業成就藍籌股,中小板為民營企業開闢了直接融資渠道,而創業板重點推薦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向的企業,特別是新能源、新材料、資訊、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太、海洋、先進製造、高技術服務等領域的企業,以及其他領域中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成長性強的企業。融資資源向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傾斜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表明股市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大大拓寬,成為國民經濟運作的有力保障。

  二是為A股市場國際化奠定基礎。一般來説,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國民經濟的資産證券化率越高,證券市場的總市值佔GDP的比重也就越高,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也越高。十年前,聯合利華等海外公司提出在上證所掛牌的意願。不過那時A股總市值43141億元佔GDP的46.5%左右,而流通市值只有13819億元僅佔GDP的14.8%左右。顯然,那個時候推出國際板根本不具備條件。如今十年過去了,A股總市值已經到26萬億元佔GDP的80%左右,國際板的市場基礎已然具備。特別是,遭受重創的國際資本市場,無論是規模和活力都大受影響。全球資本把目光瞄準率先走出經濟谷底的中國,這在客觀上加大了“國際板推出”的呼聲。推出國際板既是市場的呼聲,也是這個股市發展的必然要求。

  新中國股市誕生20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創造出引人注目的成就。中國股市的市場化改革正在加快推進,一系列旨在為投資者創造良好、公平市場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日益完善,市場效率不斷提高。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目前,中國證券市場正在國民經濟的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堅信,未來5年,一個不斷發展壯大的資本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準也將不斷提高。中國證券市場將以成熟的姿態昂首走向國際!(文 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