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持續影響下,如何突破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瓶頸”,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是我國金融領域和農村發展普遍面臨的難題。2008年下半年以來,以農行廣西分行為代表的涉農金融機構,在廣西欽州市、百色市田東縣、南寧市橫縣等地,針對目前農村金融服務難題進行試點改革,推出適合農戶需要的農村金融服務産品,力求改善農村整體金融環境。
業內人士和“三農”問題專家普遍認為,上述地區的改革已經凸顯出“草根金融”對接“草根産業”的良性發展勢頭,具有很大程度的積極性;同時,廣西試點地區將以納入全國農村金融産品和服務方式創新試點地區的方式,以實現試點“連線成片”,從而在國家支援下,建立政策性農村金融支農長效機制。
中國銀監會欽州監管分局局長覃如寧認為,以農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郵政儲蓄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其定位就在於扶助“三農”,推動整個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草根金融”必須服務“草根産業”。但長期以來,由於政策導向和利益趨向的引導,這些金融機構基層網點縮減、貸款規模銳減、服務基礎設施和人員急劇減少,造成城鄉之間的金融服務差距逐漸被拉大。
2008年下半年以來,農行把欽州市作為全國十一個推進“三農”金融服務試點工作的地區、百色市田東縣、南寧市橫縣作為試點,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採取創新手段,推動農村金融支農服務探索性發展。
自治區及百色市、試點縣田東縣都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組長由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由學習實踐辦、財政及有關金融監管服務部門、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組成。與此同時,人民銀行、銀監會、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駐桂各級分支機構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從而建立起了分工協作、互相配合、共同推進的上下左右聯動的工作機制,為做好試點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草根金融”創新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跨越十年”
在欽州市,以農行為首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已經在各鄉鎮網點建設了人民幣結算賬戶管理系統和聯網核查公民資訊系統,優化了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欽州農行發行“惠農卡”、銀行卡、轉賬電話、POS機為代表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投放迅速。在高沙村,農行已經給每個農戶發放了“惠農卡”,小額農戶貸款正在陸續發放當中。今年2月底,欽州市農行三農貸款增加3.93億元,佔全部貸款增量比重58%。
欽州市犀牛角鎮沙角村溫支書説:“村裏1600多個農戶、8200多人,大部分是漁民,過去總要拿著現金做水産買賣,農行把我們村作為惠農卡整村推進的示範點鋪開後,裝上了POS機和轉賬電話,專業戶可以就近取款或者用卡轉賬,再也不用跑到幾十公里外的北海市搞結算交易了,不僅安全,而且方便。”
趙德明説:“欽州市、田東縣農行的網上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等設施和工具的使用將普及到每家每戶。實踐表明,試點地區已經初步破解了農村資金往來通匯、結算難的瓶頸制約,使農村地區支付結算環境和效率有質的飛躍,金融基礎建設向前邁進了十年以上。”
支農金融産品創新發展態勢良好
隨著農村金融服務基礎設施的推進,以農行、農信社、郵儲銀行為代表的涉農金融機構,開始在農村金融産品方面不斷創新,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競合”態勢初步形成,廣大農民受益匪淺。
農行欽州分行行長樊加獻介紹,2008年11月份以來,農行欽州分行加快推進以“惠農卡”為載體、小額農戶信貸為推手的試點工作,“惠農卡”為農民提供主卡工本費、對帳單、小額信貸賬戶服務管理費、手機短信賬戶變動提示等全套免費項目;同時不斷提高電子銀行業務量,開闢貸款綠色通道,推廣信貸業務一站式服務。
田東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也加快推廣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務,積極探索和創新果園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林權抵押等貸款方式,擴大有效擔保品範圍;積極發展“公司+農戶”、“公司+仲介組織+農戶”、“公司+專業市場+農戶”等促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的信貸模式。郵政儲蓄銀行創新信貸産品,擬推出農戶聯保幫扶貸款。
目前,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郵政儲蓄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創新型金融産品不斷出現,大大方便了農民。記者採訪的多個鄉鎮,農民辦卡、貸款意識不斷提升,相當一部分農戶開始利用“惠農卡”、“貸款證”+“桂盛卡”等多種金融産品,緩解自身經營過程中的資金不足難題。
“多方共贏”局面初步形成
整市推進試點的欽州市,農行採取“公司+協會+保險+農戶”、“農業生産飼料公司+農戶”的方式,推動包括傳統蔗糖産業和新興水奶牛産業、水産養殖業的發展,推動了返鄉農民工在當地創業就業,用“金融服務鏈條”串起了服務“三農”的“産業鏈”。
靈山縣支行陸屋二級支行行長姚創能告訴記者,糖業是靈山縣的主要産業之一,農行採取向全村農戶發放惠農卡、歐亞糖業公司擔保、同時向糖業公司發放生産貸款的方式,探索農村金融服務新路子。在陸屋鎮申安村,農行靈山縣支行就向佔全村農戶87%的蔗農發放了惠農卡502張,全村發放農戶小額貸款172萬元。同時,向擔保企業陸屋歐亞糖業公司發放貸款5000多萬元,確保公司正常資金週轉需要和蔗款的及時兌付。
飼養了20多頭水奶牛的靈山縣農戶黃江華説:“今年3個孩子從廣東、福建打工回來,沒有找到其他工作,我想擴大水奶牛的規模,但是一頭水奶牛要1萬多元錢,在農行信貸員給我們發放了‘惠農卡’、幫我們找公司簽訂貸款擔保協議之後,我才大膽地把奶牛從10頭一下子增加到了20頭。”
樊加獻認為,農村金融服務改革創新在推動“三農”事業發展的同時,獲得了農民、銀行、政府、企業“多方共贏”的局面“草根金融”與“草根産業”實現了很好的對接。(何豐倫、閆祥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