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部落格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台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最新播報

鄭成功,兩岸共同的精神財富

時間:2012-06-16 21: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6月16日電 題:鄭成功,兩岸共同的精神財富

  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對於首次回到閩南故土的臺灣花蓮縣信眾鄭政賢來説,雄偉屹立在廈門鼓浪嶼皓月園內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既似曾相識,更倍感親切,因為在臺灣,也有很多地方留有記載鄭成功“驅荷復臺”歷史功勳的古跡和建築物。

  作為第四屆海峽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第四屆鄭成功文化節16日在鄭成功當年收復臺灣的主要基地廈門開幕,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350週年,傳承與弘揚“鄭成功文化”。

  鄭成功文化,已成為兩岸共同的精神財富。從臺灣前來參加鄭成功文化節,鄭政賢目睹在廈門市鴻山公園延平郡王祠舉行的鄭成功頌典禮後對中新社記者稱,來此就有回到家鄉的一種感覺,鄭成功是兩岸共同接受的重要歷史人物。

  在臺灣,追懷鄭成功的祠廟和建築物隨處可見。2008年5月,鄭成功開臺所在地臺南市舉辦第七屆“鄭成功文化節”時,福建泉州市相贈的一尊鄭成功騎馬石雕像,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庭園內安座,規模全臺最為盛大,亦成為該市新文化地標。

  廈門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重要基地。鄭成功在其38年生命旅程中,為收復臺灣曾在廈門思明轄區屯兵操練和生活了14年,留下了演武池、操練場等眾多歷史遺跡,也留下了“博餅”等民間文化。本屆活動的承辦方廈門市思明區的“思明” 二字,便是鄭成功所留。廈門與鄭成功結下了極深的歷史淵源。

  “鄭成功在兩岸都有其偉大的歷史功勳,鄭成功文化節使我們更能體會兩岸在文化的相通之處。”臺南鄭成功廟管理人、臺南市南安商會會長鄭道聰告訴中新社記者,廈門舉辦鄭成功文化節,為兩岸敬仰鄭成功的廣大民眾提供了交流平臺。

  “淺淺的海峽,是最大的國殤、最深的鄉愁。”廈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道溪表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50週年,就是要大力弘揚鄭成功的愛國主義精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就是要更加珍惜和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親率大軍2.5萬人,戰艦400余艘,從廈門思明揮師東征,橫跨臺灣海峽,驅逐1624年就侵佔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在1662年收復祖國寶島臺灣。收復臺灣以後,鄭成功對臺灣進行初步開發建設,為日後臺灣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重視文化教育,設立弘揚中華文化的教育機構,使中華文化在臺灣得到播揚,為中華民族立下不朽功勳。

  “300多年來,鄭成功披荊斬棘收復臺灣、勵精圖治建設臺灣的愛國主義精神,已成為兩岸華夏子孫寶貴的精神財富。”思明區副區長林旭陽如是説。

  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50週年,廈門市在本屆海峽論壇期間舉辦一場紀念大會,一場鄭成功頌典禮,一場書畫展覽和筆會,一場成功論壇,一場專場演出。其中的書畫展覽和筆會,兩岸30名書畫名家與會,現場揮毫潑墨,更有連戰、吳伯雄、王金平等臺灣名流題詞助陣。

  廈門還組織“成功之旅”,讓大陸民眾赴金門感受兩岸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成功在思明”活動,則有兩岸中小學生現場繪畫,表演特技風箏,既為鄭成功文化節增光添彩,也在兩岸孩子們心裏播下鄭成功文化的種子。

  在鄭成功祖籍地福建南安市,福建也將於18日至20日舉辦鄭成功收復臺灣350週年紀念大會、鄭成功陵墓拜謁活動、鄭成功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紀念活動。

  在有著獨特對臺“五緣”優勢的福建,兩岸共同的精神財富,不只是鄭成功,還有媽祖,關帝,開漳聖王,陳靖姑,保生大帝……這些共有的財富,都將在本屆海峽論壇上一一精彩演繹,把兩岸同胞和鄉親的心與情係得更緊。(完)


分享到:
編輯:郭慶娜

公告板 | 關於論壇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台灣網專稿

更多>>評論反應

更多>>嘉賓風采

更多>>論壇直通車

景點 美食 住宿 日程 交通 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