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屆 > 主題論壇 > 海峽職工論壇

兩岸平凡人的匠心匠夢

時間:2018年06月07日 10:52:00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6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劉深魁)以“擴大民間交流 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十屆海峽論壇,繼續聚焦兩岸青年和基層,其民間性、草根性的特徵更加明顯。5日至6日,2018海峽職工論壇在廈門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手工藝人、一線職工、基層勞工匯聚一堂,相互交流技藝、展示創新成果,彰顯了兩岸平凡人不平凡的匠心匠夢。

  交流互鑒共同傳承

  雙眼凝神,手握畫筆,用筆尖一筆一筆地點出色彩……5日下午,在兩岸職工技能交流展示活動現場,“90後”臺灣姑娘劉惠羽、陳怡璇向觀眾演示了臺灣傳統藝術交趾陶的上釉技藝。與她們同場競技的,還有來自泉州的工藝美術大師黃雪明,她帶來的漆線雕技藝是用筆和細線裝飾雕塑。雖然兩岸民間藝人技法不同,但同樣需要耐心和定力。

  劉惠羽與陳怡璇是高中同學,因為同樣喜歡傳統藝術,去年一起進入臺灣嘉義縣一家叫作“板陶窯”的企業,學習製作交趾陶。這次是她們第一次來大陸參加交流活動。今年44歲的黃雪明長期從事漆線雕工藝,從鑲線、上漆,到貼金箔,她常常需要十幾天時間雕琢一件作品。

  看了黃雪明的作品後,劉惠羽、陳怡璇感慨地説:“用精細的漆線纏繞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圖案,黃老師的技藝讓人驚嘆。”

  “手藝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練出來的,交趾陶和漆線雕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工藝,你們要好好傳承下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得知兩位“90後”臺灣姑娘正在努力學習交趾陶技藝,黃雪明連連鼓勵。

  一場技能交流會,讓閩臺兩代手工藝人成了忘年交。劉惠羽説,她們的臺灣師傅也有30多年的從業經驗,他常常説的一句話就是“魔鬼藏在細節中”,此次來廈門參加技能交流,從福建老一輩手工藝人的身上,她們再次感受到了這種工匠精神,這更堅定了自己選擇的工匠之路。

  小發明也有大智慧

  除了技能交流外,兩岸職工發明的一件件匠心獨運的作品,也令人耳目一新。

  來自臺灣桃園的“80後”青年發明家莊新宏,這次帶來了一款科技類文具用品——智慧熒光帶。莊新宏介紹:“小時候做功課時,我們都會遮住某一段落,檢測自己的熟識度。這款智慧熒光帶只要用特製的熒光筆涂在知識點或重點段落上,然後用手機拍照,上傳到APP,再依次選擇‘復習區’‘加強記憶’‘測驗’等選項,就可以幫助使用者學習知識點了。”

  5年前,莊新宏是一名醫療工作者,因為工作的需求常常要背誦許多專業知識,於是萌發了發明一款記憶産品的想法。為了研發這款産品,莊新宏前後花了5年時間,反覆試驗、修正不下百餘次。“我經常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把産品做到最好。”莊新宏告訴記者,此次參加海峽論壇,一方面是為了展示這款科技産品,並與大陸發明家切磋技藝,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大陸尋找合作夥伴。

  小發明也有大智慧。周凱是福建東南造船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電工。在他看來,不只是高精尖的産品才是科技發明,源於工作的小發明同樣有著大智慧。在工作中,周凱做過一個技術發明——採用空氣壓縮泵灌注塗料的方式替代傳統點灌方式,既省時省力又節省塗料。周凱還發明瞭電纜貫穿件澆築工裝,大大節約了成本。

  “通過海峽職工論壇這個平臺,兩岸職工能夠互相交流、觀摩、互學互鑒,不斷提升製造技藝,這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傳承。”臺灣海峽兩岸科技發明交流協會理事長田寶武告訴記者,今年他帶領10名臺灣基層勞工參加海峽職工論壇,希望能將臺灣基層民眾的創新技術在大陸推廣,兩岸攜手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編輯 王亞靜】
論壇資料

論壇日曆(6.5-6.11)活動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