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最新播報

兩岸專家探討“育兒經”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昨在廈開幕

時間:2011-06-13 15:41   來源:廈門網-廈門日報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露露)昨日下午,第三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在廈拉開帷幕。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匯集一堂,共同探索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共育成長途徑,合力構建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平臺。 </p>
<p>  在昨日的論壇上,臺灣方面還將牌匾“友誼永固”和書畫作品《收穫》贈予了論壇主辦方。  </p>
<p>  論壇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臺灣創價協會、臺灣中華企劃人協會、臺中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財團法人奧林匹亞體育文教基金會、中華兩岸文經交流促進會主辦。</p>
<p>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國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錦貴,福建省關工委主任王建雙,臺中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廈門關愛聯盟顧問蔡鈴蘭,廈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黃笑影,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曉連等出席論壇。</p>
<p>  據悉,去年的“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上發表了《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聯合行動倡議書》。昨日顧秀蓮在講話中列舉了去年以來兩岸在關心下一代工作方面的交流與互動活動,並依據《倡議書》提出了四點意見和建議。她指出,應該面向下一代,著眼未來,探討兩岸攜手開展關愛下一代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匯集兩岸的智慧和潛力,推出一批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合作項目;創建平臺,鑄造品牌,致力於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的制度建設和機制建設;高舉同根同源同命運的民族旗幟,開創和譜寫兩岸攜手,關愛中華民族下一代的新篇章。</p>
<p>  臺灣中華婦聯總會主任委員辜嚴倬雲昨日發來賀信表示,關愛下一代成長,不僅要給他們帶來溫飽,還要帶給他們成長空間和優良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努力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此外,要注重品德教育,以德樹才,創造和諧、富足、健康的社會。臺中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廈門關愛聯盟顧問蔡鈴蘭稱,中國歷來重教重養,此次以“家庭教育與社會共育”為主題關愛下一代成長,是海峽兩岸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的主題,希望論壇能圓滿成功。<br />
<br />
</p>
<trs_page_separator>
</trs_page_separator>
<p>  專訪</p>
<p>  鞠萍:“打牌鬥地主”打開孩子心房</p>
<p>  她是80後、90後兩代人心裏的“鞠萍姐姐”——昨日上臺向臺灣嘉賓介紹自己時,鞠萍幽默地談起自己主持少兒節目長達20多年的資深履歷。她同時也是一位18歲孩子的母親,昨日在主持“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的演講活動時,鞠萍不無榮幸地説,希望能在此次論壇上積累更多寶貴的“育兒經”。</p>
<p>  在鞠萍長達20多年的主持人生涯裏,她始終以清新甜美的形象、自然活潑的主持風格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如何才能和孩子形成如此親近而有趣的溝通?相信這是許多家長們心中的疑惑。面對新生代的“00後”,鞠萍也表示了自己的憂慮:“現在的生活條件富裕了,電腦、手機等佔據了孩子們的生活,孩子與家長之間心靈的溝通越來越缺乏。”</p>
<p>  作為一名母親,鞠萍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她説:“平時工作忙碌,更不能忽視孩子,我一有空就陪著孩子。”鞠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很特別:打牌鬥地主。她説,要增進與孩子的溝通,就要多組織一些全家參與的活動,例如打牌、看電影等,在放鬆心情的娛樂項目中,自然而來地打開了孩子的心房。“情商比智商重要”,鞠萍表示,家長可以試著放下架子,拜孩子為師,讓孩子教你玩電腦等。</p>
<p>  鞠萍表示,對於“抱”著“高科技”産品長大的“00後”,其實少兒電視節目也在不斷創新進步,更突出了輕鬆、愉悅、幽默,用更加活潑的形式教授孩子們知識和技能。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的良性教育,讓孩子掌握更多技能、增加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p>
<p>  文/本報記者 陳露露 圖/添明</p>
<p>  毛佩琦:傳統文化教育 兩岸可有共同教材</p>
<p>  “以史鑒今”,毛佩琦説,國學是兩岸共同的財富。毛佩琦是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明十七帝疑案”中擔任主講學者;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研究。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説,國學匯聚了東方的智慧,對現代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智慧和財富,也是兩岸情感的重要紐帶。</p>
<p>  毛佩琦表示,兩岸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及思維方式,是兩岸獨特的精神財富。當今的國學,具備了時代性、進取性和未來性。從內容上看,它已不單是傳統的“四書五經”等,還派生處了許多新的門類。國學中蘊含著許多優秀的價值觀,對社會發展,乃至海峽兩岸關係的推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p>
<p>  “國學的價值塑造靈魂。”毛佩琦表示,隨著物質文明的長期浸染,傳統文化的一些優秀的價值觀正在逐步削弱,相信國學教育可以扭轉這種局面。他同時表示,在傳統文化層面的教育上,我建議兩岸要有共同的教材,讓兩岸青少年在傳統文化上有心理認同感。</p>
<p>  國學如何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毛佩琦表示,全社會要關注國學,要給國學一定的地位,讓國學走進家庭,讓家長也了解一點國學知識。歷史是活的,有血有肉的,讀歷史,學國學,要“樂讀”,讓國學“活”起來,現在許多學者開始寫通俗讀物,這也就讓國學的“面貌”更親近了。</p>
分享到:
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