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四屆 > 要聞

第二十屆海峽青年論壇側記:二十載風雲變幻,奮鬥的青春依然精彩!

時間:2022年07月13日 08:14:00來源:台灣網

  7月12日,第二十屆海峽青年論壇在廈門開幕。

  台灣網7月12日廈門訊 (記者 尹賽楠 張玲)“青春同心創未來,攜手打拼謀復興。”12日上午,第二十屆海峽青年論壇在廈門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青年社團負責人及青年代表近350人參加本次活動。論壇上,“新老”臺青代表分享了20年來,海峽青年論壇帶給他們的歡笑、感動與收穫。在最美的年華,他們從兩岸青年交流的參與者成長為推動者,也就此開啟人生發展的新階段……

  首赴“海青” 他們滿懷青春夢想

  去年的海峽論壇上,現任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副主任醫師的陳柏叡用一句“讀書讀不過學霸,就把學霸娶回家”火爆出圈,引發強烈反響。這位來自臺灣苗栗的“福建女婿”或許怎樣都沒想到,自己口中所謂“屌絲逆襲”的經歷,竟讓他的門診量“蹭”一下子暴漲。

  自2002年從臺灣來到大陸求學,今年已是陳柏叡“登陸”的第20年,恰巧也是海峽青年論壇的第20個年頭。雖是臺青中在陸發展的“老人”,卻也是海青論壇上不折不扣的“新人”。

  “也許,冥冥之中就是命中註定的緣分,我覺得自己何其的幸運,能在人生最好的年華,在祖國大陸得到最大的發展。”陳柏叡表示,感恩之餘,自己也做好了未來的規劃。“我希望能夠搭建起兩岸醫療論壇,邀請更多島內的醫師來閩進行專業的學術交流,也讓他們把這份情感帶回到島內給更多的臺灣鄉親們,早日實現把臺灣帶回家的夢想。”

  “請你間隔一米、保持距離,麻煩所有人把口罩戴好,不要聚集……”今年三月,一首魔性、接地氣、濃濃閩南味的《全閩抗疫》火遍全網,短短十二小時,點擊量即破百萬,廣大網友亦給予了“好聽”“太上頭”“閩南話好有韻味”等評價,並一同加入了“不要貼貼 貼貼密接”的抗疫“宣傳隊列”。而這首歌的創作團隊“閩男本色”,其主理人正是在華僑大學就讀的臺生陳柏源。

  儘管已是“網路紅人”,但首次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他,仍顯得有些緊張。然而每當聊起自己的音樂夢想,陳柏源的眼神中亦閃爍著光芒。“我希望將閩南語通過歌曲傳遞到臺灣,讓臺灣青年知道祖國大陸有這樣一個熟悉的地方,我覺得一定要做這件事。”用閩南話聯結閩南魂,用音樂與愛拉近兩岸距離,這個“音樂小子”的夢想,的確“有點東西”。

  活動現場。

  再來“海青” 他們手握歷史“接力棒”

  自2003年舉辦至今,海峽青年論壇已成功走進第20個年頭。20年來,論壇秉持“讓我們一起播種希望,讓我們一起耕耘未來”理念,圍繞科技、經濟、文化、人才、體育、公益、就業、創業等議題,在促進兩岸青年擴大交流、加深感情、增強聯繫上綿綿用力,領域不斷拓展、內涵不斷深化,成為兩岸青年交流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我是郭煒,參加的是第一屆海峽青年論壇;我是鄭景,參加的是第二屆海峽青年論壇……我是范姜鋒,我參加的是第十九屆海峽青年論壇;我是陳柏叡,我在第二十屆海峽青年論壇。”論壇上,海峽青年論壇第一屆到第二十屆的青年代表來到現場,他們不僅是兩岸青年交流的參與者,更是兩岸青年交流的見證者。

  “2017年,我説服愛人放棄臺灣電信行業的高管職務,一同來到平潭,投入平潭電商工作,平潭同胞的友好、熱情是我們安心工作、紮根平潭的強大支援。”曾參加第八屆海峽青年論壇的臺青張舒福説,自2015年來到大陸至今,自己早已成為“新福建人”。他期許,第二十屆海峽青年論壇,可以成為新時代兩岸青年攜手共築中國夢的新起點。

  “就像所有的小鳥都要歸巢一樣,我從海的那一邊,飛回了海的這一邊。”2008年,張明振受邀參加了第六屆海峽青年論壇。期間,他認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年輕人,他們的熱情友好,成為了張明振留在大陸發展的原因。十幾年間,張明振多次帶領臺灣青年參加大陸企業、社團開展的活動,或者帶領大陸青年參加臺灣企業、社團開展的活動,不亦樂乎地扮演著兩岸橋梁的角色。

  2019年,美麗的青島留住了張明振的腳步,在這裡,他參與了咖啡基地的籌備和創建。“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張明振表示,從當初指導臺青來大陸發展,到如今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員”,“由組織者變成了傳遞者,也希望自己能將兩岸交流的希望種子,一代一代傳下去。”

  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關係的希望和未來同樣在青年。海峽青年論壇自創辦以來始終以創新、創業、創造為主要內容,努力為兩岸青年打造一場思想碰撞,友情暢敘的青春盛會,攜手謀復興,向“海”向未來。

  二十載風雲變幻,奮鬥的青春依然精彩!(完)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