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首頁 專題首頁 活動動態 活動介紹 竟答須知 獎項設置 最新消息 兩岸“三通” 08北京奧運 聯繫我們
 
 
武夷鬥茶弘揚茶“三德”
 
 
  來源:      日期:2007-01-22 17:20

 

  詩文書畫現鬥茶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這是廣泛流傳于武夷山所有描述鬥茶活動詩文中最經典的作品,作者是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的進士范仲淹。他在武夷山認識了浦城籍人章岷,章岷也是北宋天聖年間的進士,兩人對鬥茶活動都很有興趣,對建溪畔的武夷岩茶情有獨鍾。在一次鬥茶活動中,章岷茶興大發,即咏鬥茶歌一首,范仲淹隨即唱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和章岷從事鬥茶》這一千古名篇。

  宋元時期,上至皇宮,下到民間,都普遍流行一種“鬥茶”,又稱“茗戰”的風習。

  武夷山民間鬥茶有著很多的陳規禮儀,參加者要獻出所藏的精製茶葉,不光要比茶的品種,製作工夫,還要顯示所用的水,以及茶的出處,有關的典故和本人對茶的見解等等。宋元時期的鬥茶,實際上是對茶葉知識的一次大比試。鬥茶贏家所制之茶,可作為禦茶獻給皇上,獻茶之人則可陞官晉級。一些豪門權貴為了博取朝廷帝王的歡心,使“鬥”風習愈演愈烈。正如蘇軾與范仲淹所咏的“爭先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對民間鬥茶活動起推動作用的高層人物,就是一代天子宋徽宗了。《茶林趣錄》中一則關於宋徽宗鬥茶的故事,流傳于武夷山民間裏坊。宋徽宗的嗜茶如命,天天在宮中鬥茶。有一次,一位飄須老者進宮要和他鬥茶,宋徽宗高興得手舞足蹈,宋徽宗隨即搬出宮中最佳名茶來鬥,結果出乎意料,徽宗竟輸了。一問,原來那長者拿來比鬥的是寺院珍藏300年之久的“甘露草”,一時徽宗輸得心口鹹服,讓民間得以啟發,不管你身份多高,鬥茶只認茶品,不認身份。茶品第一,才是取勝的基礎。

  元代畫家趙孟兆頁創作了《鬥茶圖》,畫面中的人物都是興致勃勃的鬥茶者,參與鬥茶者有的足穿草鞋身背雨傘,有的袒胸露背,可見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決非官家富豪,這説明當時鬥茶活動早已普及到民間,也成為村野百姓尚茶的一項娛樂活動。武夷山自元代以來就有飲團茶的習俗,到了明代,飲茶習俗有了變化,由龍鳳團茶改為散茶,直接泡飲。村野民間也紛紛效倣。到了清代,武夷山在茶的品種開發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武夷山西面邊遠的桐木村,創制出了小種紅茶,又在制綠茶與紅茶的基礎上,創制了半發酵茶——也是武夷山村野至今産量最大的烏龍茶。岩茶成了武夷山村野茶區中的佼佼者,武夷岩茶成了元、明兩代的貢茶,武夷岩茶在19世紀的歐洲市場就有了一席之地。值得驕傲的是,産自武夷九曲溪周邊山地的茶也成了貢茶。這完全得益於當時的武夷岩茶之王——石乳,武夷山就是靠“石乳”通過鬥茶而成為龍鳳茶貢品的,也為武夷山能爭得一處“禦茶園”立下了功勞。武夷山村野的鬥茶之風日盛,連在杭州任知州的蘇東坡也被武夷山的鬥茶風俗所吸引,寫下了描述當時武夷山村野茶鄉鬥茶的歡樂場面的詩歌: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先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蘇東坡告訴了我們,那些“爭先買寵”又“各出主意”者,目的還不是為了通過民間鬥茶的優勝劣汰,評出官茶,當做貢品,也得經過熱火朝天的鬥茶來定奪。看來“鬥品”就是競出最優的“上品龍茶”,這茶能貢獻給天子一飲,豈不身價百倍?“前丁後蔡”指的是丁謂和蔡襄,兩人都曾經擔任過福建轉運使,在北苑監製貢茶,創制“大龍”、“大鳳”團茶,蔡襄後來改制“小龍團”為“上品龍茶”。

  下梅鬥茶“天一井”

  武夷山民間仍保留著宋代民間盛行的“茶百戲”。原來這也是一種形式活潑的鬥茶活動。分茶者是鬥茶活動的主角,他持一把茶壺,在將茶水注入碗中之時,利用手腕的快速顫抖運動,使茶水變幻出各種各樣的形狀的茶紋。詩人陸游觀後,讚嘆不已,於是寫下了“矯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詩句。句中一“戲”字,巧妙地道出了分茶技藝與鬥茶情趣相媲美。

  除此之外,還有將一些才智比拼行為融入鬥茶活動的。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武夷山下梅,有一口古井叫“天一井”。與清代下梅茶市的鬥茶活動有關。

  下梅“集春號”茶莊莊主鄒茂章,曾遊歷過杭州西湖,當時杭州盛行“虎跑泉”泡“龍井茶”,茶好水佳方能相得益彰。他在杭州等地目睹了多種形式的鬥茶活動。景隆號碼頭是下梅鄒氏與晉商進行茶葉交易出入的重要碼頭之一,碼頭附近有一口井,叫大井,大井的水清澈純潔,茶商們必舀取大井的水去泡茶。怎樣用一個巧妙的辦法來公平競爭春茶上市的開價權呢?於是鄒氏提出在大井商埠開展鬥茶活動,公開徵集井名號,一切開支應酬都由鄒氏的“集春號”包了。現場徵集的規則是:時間以燃盡一炷香為限,井名號需在“大井”二字範圍構思,或添減筆劃,但不得超過兩筆。各茶行都請文人墨客來參賽,案上的香炷快焚到盡處時,一位鄒氏秀才,躍上擂臺擊鼓,聲稱自己奪魁。只見他穩持大筆,飽醮酣墨,在大井的“大”字上方添上一筆,“大”遂成為“天”字,又在“大”與“井”之間的空隙處,恰到好處地就勢一橫——奇跡出現了:“天一井”。天一井這三個字的出現,立刻使擂臺上下驚呼起來。晉商總裁捻須讚嘆:“天一井,雅而不俗!奪魁了,奪魁了!”於是十分滿意地敲響了鑼,當眾宣佈今春茶葉上市的開價權讓給了鄒茂章。由於茂章在歷次鬥茶競價中都恪守商德,公正誠信,生意日遂,産業漸充,一躍成為武夷山富賈。晉商讚嘆鄒氏:“爾等家榮,皆因文才昌則商財盛。”

  200多年過去了,下梅村鬥茶徵集井名號一事成了歷史的佳話。2005年,“武夷岩茶大紅袍傳統製作技藝及習俗”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獲得成功,民間鬥茶習俗也列入其中,尤其是“天一井”民間鬥茶遺址,列入了保護範圍。

  美德與茶藝

  武夷山民間鬥茶活動,注重弘揚茶的“三德”之功:一是茶有佛德,可入禪;二是茶有醫德,助消食;三是茶有警德,能醒心。1990年10月,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以84歲的高齡興致勃勃遊覽了武夷山。他不僅鍾情武夷山水,對武夷鬥茶活動讚賞有加,他品茶,看禪茶表演,茶興所至,即揮毫題詩二首。他在《禦茶園飲茶》一詩中:“飲茶之道亦宜會,聞香觀色後嘗味。一杯兩杯七八杯,百杯痛飲莫辭醉”、“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年偈,不如吃茶去”。趙老詩言志,把對鬥茶、賞茶的興趣全表達出來了。道家對茶的認識很早,道家通過茶的靈性感應,來養性與養氣。把它們看得比養身還重要,認為只有養性為本,養身為輔,才是真正的養生目的。由於武夷岩茶的自然功效很多,一可解毒,二可健體,三可養生,四可清心,五能修身,食之可以祛疾養生;道家主張靜修,而茶是清靈之物,道家認為茶乃草中英華,於是道士們也積極融入鬥茶活動。武夷山是隱者僧侶嚮往的勝地,隱者品茶消閒,以玩茶為樂,釋家以茶參禪,以茶悟道。文人玩茶,講究機趣。所以范仲淹才會悟出“不如仙山一啜好”的真諦 。

  武夷山因有千載儒釋道之淵博,又有萬古山水茶之資源,所以茶與傳統宗教中的儒、釋、道有著密切的關係。附麗與武夷岩茶的文化色彩,更多的是通過儒、釋、道三家的和諧融合,産生了許多超越茶之外的精神理念、哲學思想、禮儀規範和為人準則,以茶為媒,衍生出許多茶道智慧來。在武夷山民間茶禮、茶俗中儒家精神表現特別明顯,“以茶代酒”和“客來敬茶”成為傳統禮儀。武夷山慧苑寺有一句茶聯寫道:“客至莫嫌茶當酒,鄉居偏與竹為鄰”,很率真地表達出一些隱士、僧人以茶為禮的恬淡、平易、祥和的迎客風俗。

  武夷山民間鬥茶活動不僅蘊含了茶道智慧,而且更突顯了鬥茶是大眾化的娛樂這一特點。這種鬥茶娛樂還體現在溫文爾雅的茶禮儀上。鬥茶活動中的另一道人文風景,是以婉約見長的茶藝表演。可以説,武夷鬥茶活動無藝則不美。武夷茶藝是以武夷岩茶為載體,以茶館或舞臺為展示場所,並以古曲音樂、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向飲茶來賓演示茶的衝、泡、飲等技藝的文化現象展示。

  武夷山民間茶藝表演者,經過再創作,將 27道武夷茶藝刪繁就簡,後匡定為18道。個中程式不乏新的鬥茶之道,鬥的是氣質的高雅與技藝的嫺熟。

  盛世尚茶

  自古以來形成的武夷山民間鬥茶活動,追求的是品位高雅,技藝純粹,氛圍和諧,娛樂激趣,同時還注重培植茶德性情,傳承茶道意義。到了當代,武夷山的民間鬥茶活動卻打破了傳統鬥茶的那種寧靜,引入了茶葉市場競爭的動機,茶雖然是一種高尚的飲品,但茶更是一種珍貴的商品資源。鬥茶活動在武夷山通過各種茶博會、貿易洽談會,得以推廣和提升,茶客即是茶人也是茶商,先品你的茶,再買你的茶,文化包裝了茶,茶有了品位,茶品質的競鬥,成為茶企業當下的文化促銷行為。四海商賈、五湖茶侶,雲集武夷,角逐茶王、商談貿易、研討茶文化,展示了一幅幅盛世鬥茶的圖畫。

  如今,武夷山村野茶鄉正趕上了一個“盛世尚茶”的時代,武夷山村野之民充分利用“天時地利”,發展茶葉生産。“不如仙山一啜好”,看來,要真正品到好茶、玩一回鬥茶,不妨到武夷山茶鄉村野去感受一回。(文/鄒全榮)

  ■ 相關連結

  武夷茶藝十八道程式:焚香靜氣、葉嘉酬賓、活煮山泉、孟臣沐霖、烏龍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玉液回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鑒賞三色、喜聞幽香、初品奇茗、遊龍戲水、盡杯謝茶。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gemmy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