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情人節” 與“姻緣會”
新華網天津2月26日專電(記者周潤健)2月28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專家介紹説,自古以來,由於元宵燈節不對閨閣女子加以限制,因此就有了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和“姻緣會”的説法。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在古代,受封建禮教束縛,未婚少女平時足不出戶,只有元宵節這天才被破例允許結伴出門看燈賞玩,於是就給那些整日待字閨中的小姐們一個認識青年男子的好機會,而年輕女孩結伴出遊也給未婚小夥子們提供了一個結識佳人的機會。
在元宵節這一天,未婚男女們都借著賞花燈為自己物色對象。平時沒有機會相見的男女情人們,在元宵燈節時也可以借著觀燈的機會相見。所以説元宵節又是男女青年和情人相會的日子,於是這一天被人們看作是一個浪漫的日子。
從中國歷代詩詞歌賦中也不難看出元宵節的浪漫溫馨。如歐陽修的《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在《青玉案》中也寫道:“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述的就是元宵夜時男女約會的情景。
而在傳統戲曲裏也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如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定情。從這些浪漫的愛情故事看,元宵節也確是中國的“情人節”和“姻緣會”了。
民俗專家表示,元宵夜,為有情人提供了一個傳情達意的渠道,情侶們或密箋赴約,或互贈詩帕,體現的是一種純潔的男女之情,這種感情含蓄內斂,韻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