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 民俗專家細説“元宵節”

時間:2010-02-28 11:09   來源:新華網
 

“元宵”的由來  新華社發

前門燈會鬧元宵  新華社發(李文明 攝)

    民俗專家細説“元宵”由來

    新華網天津2月26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2月28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作為元宵節一種獨特的風味小吃,入口香甜,令人齒頰留香。那麼,元宵節為何要吃元宵呢?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元宵,是用糯米粉製成的食品,舊時曾稱作“圓子”“湯圓”“糖圓”“糰子”等。

    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據説,楚昭王複國歸途中泛舟長江,見江面上漂著個浮物,色白微黃,船工撈起來獻給楚昭王。昭王食之,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鮮美。昭王於是令人以山楂為餡仿製供臣民食用,以慶祝家國團圓。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後世相沿成習。

    元宵節吃湯圓,其風俗大行于宋代。宋人周必大的《平園續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前輩似未曾賦此”之説。後來,元宵又稱為“湯元”,清代李調元的詩句“風雨夜祭人散盡,孤燈又喚賣湯元”即是指此。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的職位,他忌諱諧音“袁消”的“元宵”,于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這種小吃的名稱,幾經變易,才被固定下來。

    王來華説,如今,北方人稱其為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掀起春節後的又一娛樂高潮

    新華網天津2月26日專電(記者周潤健)2月28日是傳統的元宵佳節。民俗專家稱,傳承了兩千多年的“鬧”元宵掀起春節後的娛樂高潮,人們張燈結綵,耍獅舞龍,大放焰火,徹夜狂歡。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俗話説,“正月十五鬧元宵”。作為春節過後的又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一個“鬧”字,把元宵節的氣氛凸現得淋漓盡致。“小初一,大十五”,起于西漢,盛于唐宋,流傳至今,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為一天,到唐朝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農曆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清代節慶時間雖然有所縮短,但活動內容更加豐富。

    元宵節與春節相接,人們賞月觀燈,競猜燈謎,吃元宵,耍“百戲”,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是掀起春節後的娛樂活動高潮。有詩描寫唐朝長安鬧元宵的畫面:“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把長安城裏元宵之夜的盛況和遊人的興致表達無遺。

    宋代元宵夜花燈的裝飾造型也很精美,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蘇東坡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宋代詞人辛棄疾也曾作詞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可見當時元宵佳節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

    及至明清兩代,鬧元宵的形式更加發展了。是日夜,放燈之時,還有舞獅、踩高蹺、走旱船、耍龍燈、擊太平鼓以及唱戲、雜技表演等,簡直就像西方的狂歡節。同時,元宵燈節盛況空前,謎家如雲。

    王來華表示,今天,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習俗代代相傳,經久不衰。這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海峽兩岸,在海外華人的聚集區也是年年歡慶不衰。

編輯:齊曉靖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