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燈謎】

時間:2010-02-04 14:46   來源:台灣網綜合
   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項目。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裏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民俗專家説,元宵節猜燈謎始於南宋至今不衰 
 
  元宵節,我國民間有“觀燈猜謎”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説,猜燈謎,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來源於民間口謎,後來經過文人加工就成了謎語。據記載,猜燈謎自南宋起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説,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於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學形式,生動活潑。燈謎的基礎是謎語,而謎語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一些“政客”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説動各國君主,往往在發言中採用民間故事傳説的隱喻方法,巧妙影射。當時把這種方法叫“隱語”或“瘦詞”。這就是謎語書面創作的最初階段。三國時候,猜謎盛行。

  到了南宋,謎語變成元宵節裏的遊戲方式。人們將謎條繫於五彩繽紛的花燈之上,供人猜射,稱為“燈謎”。明清以後,燈謎已發展成為城鄉人民在年節,特別是元宵節不可缺少的文娛活動形式,于街頭巷尾或公共場所,經常有猜燈謎活動。尤其是在清代,文學家還把猜謎活動寫入小説中。《紅樓夢》裏,就描繪了許多賈府猜謎的生動場面。

  民俗專家表示,燈謎的出現,使猜謎發展成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文娛活動,受到廣大人民歡迎,因而相延成風,歷久不衰,已成為我國獨有的富於民族色彩和風格的一種文藝形式和文娛活動項目了。

編輯:石慧

相關新聞

圖片